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论文

论污染环境罪司法适用的不足与完善--以“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视角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1页
    研究方法第10页
    文献阅读法第10页
    案例分析法第10页
    比较法第10-11页
一、污染环境罪概述第11-16页
    (一) 污染环境罪的立法背景第11-12页
    (二) 最新司法解释涉及污染环境罪的内容介绍第12-16页
        1. “有毒物质”范围认定第12-13页
        2. 入罪标准和加重情节第13-14页
        3. 酌定情节与想象竞合第14-15页
        4. 证据适用范围第15-16页
二、污染环境罪的司法认定和刑罚适用第16-23页
    (一) 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形态界定第16-18页
        1. 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形态的争论第16-17页
        2. 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形态的理性分析第17-18页
    (二) 污染环境罪客观既遂形态认定第18-19页
        1. 污染环境罪结果犯的规定第18页
        2. 污染环境罪行为犯的实际确立第18-19页
    (三) 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适用第19-23页
        1. 最新司法解释中对刑罚适用的修改第19-20页
        2. 《解释》第1条第6款的适用第20-21页
        3. 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的适用第21-23页
三、污染环境罪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3-32页
    (一) 立案难第23-26页
        1. 司法鉴定困难第24-25页
        2. 因果关系难以把握第25页
        3. 监管的缺失第25-26页
    (二) 罪过形式界定狭窄第26-27页
        1. 主观要件规定不明第26-27页
        2. 故意与过失量刑范围不清第27页
    (三) 客观既遂形态司法认定的缺陷第27-29页
        1. 污染环境罪结果犯缺陷第27-28页
        2. 污染环境罪行为犯和结果犯并行不合理第28-29页
    (四) 污染环境罪刑罚处罚力度偏弱第29-32页
        1. 刑罚种类不够全面,法定刑较轻第29-30页
        2. 二审改判率较高第30-31页
        3. 单位主体追责难第31-32页
四、污染环境罪在司法适用中的完善第32-42页
    (一) 严格把控司法程序第32-34页
        1. 规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程序第32页
        2. 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论证的合理设置第32-34页
        3. 加强监管第34页
    (二) 完善主观罪过形式第34-37页
        1. 污染环境罪复合罪过形式之设想第34-36页
        2. 引入主观过错的“严格责任原则”第36-37页
    (三) 污染环境罪设置危险犯第37-39页
        1. 污染环境罪危险犯的概念第37-38页
        2. 污染环境罪危险犯的具体设置第38-39页
    (四) 规范污染环境罪刑罚适用第39-42页
        1. 采取多元化处罚方式,加大刑罚处罚力度第39-40页
        2. 严格把控二审改判程序第40-41页
        3. 加大单位犯罪的刑罚处罚力度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注释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乌海地区土壤放线菌的分离及对马铃薯3种病原真菌的拮抗研究
下一篇:中间锦鸡儿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