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凋落物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 凋落物量的研究概况 | 第11页 |
1.3 凋落物分解的动态特征研究 | 第11-12页 |
1.4 凋落物养分动态的研究概况 | 第12页 |
1.5 凋落物影响因子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5-17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2.2 气候条件 | 第15页 |
2.3 植被类型 | 第15-16页 |
2.4 地质地貌 | 第16页 |
2.5 土壤 | 第16-1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3.1 样地设置 | 第17页 |
3.2 凋落物的收集和处理 | 第17页 |
3.3 凋落物分解实验及计算 | 第17-18页 |
3.4 养分元素的分析方法 | 第18页 |
3.5 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因子测定方法 | 第18页 |
3.5.1 土壤温度、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 第18页 |
3.5.2 土壤酶活性、土壤生物量碳氮研究方法 | 第18页 |
3.6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3.7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37页 |
4.1 两种次生林凋落物输入特征 | 第20-21页 |
4.1.1 两种次生林凋落物输入的月动态 | 第20-21页 |
4.1.2 两种次生林年凋落物量特征分析 | 第21页 |
4.2 两种次生林凋落物分解中期的月动态差异 | 第21-24页 |
4.2.1 两种次生林凋落物失重率变化规律 | 第21-22页 |
4.2.2 两种次生林凋落物分解率与质量残留率 | 第22-24页 |
4.3 凋落物分解中期养分含量变化 | 第24-30页 |
4.3.1 4种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的月动态变化 | 第24-28页 |
4.3.2 凋落物分解中期C、N、P的月动态变化 | 第28-29页 |
4.3.3 凋落物分解中期养分释放率的变化 | 第29-30页 |
4.4 影响因子与凋落物分解 | 第30-37页 |
4.4.1 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第30-31页 |
4.4.2 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 | 第31-33页 |
4.4.3 土壤酶活性与凋落物分解的相关性 | 第33页 |
4.4.4 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动态的相关性 | 第33-34页 |
4.4.5 土壤MBC、MBN变化规律 | 第34-35页 |
4.4.6 土壤MBC、MBN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7 土壤MBC、MBN对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5 讨论与结论 | 第37-39页 |
5.1 讨论 | 第37-38页 |
5.2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