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假想防卫过当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言第11-12页
一、假想防卫过当的概念第12-21页
    (一) 假想防卫过当概念存否的理论争议第12-13页
        1. 否定说第12页
        2. 肯定说第12-13页
    (二) 假想防卫过当概念存在的价值第13-15页
        1. 理论必要性第13-14页
        2. 实践必要性第14-15页
    (三) 假想防卫过当概念的重新界定第15-21页
        1. 假想防卫过当的概念第16-17页
        2. 假想防卫过当与防卫过当的区分第17-18页
        3. 假想防卫过当与假想防卫的区分第18-21页
二、假想防卫过当的构成要件第21-28页
    (一) 行为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第21-23页
        1. 事实上发生的事件缺乏侵害性第21页
        2. 行为人对事实上发生的事件产生误解第21-23页
    (二) 行为人具备防卫意图第23-25页
        1. 对防卫意图的理解第23页
        2. 假想防卫过当的防卫意图第23-25页
    (三) 行为人的防卫行为超出限度第25-27页
        1. 对防卫限度的认识第25-26页
        2. 超出限度的判断依据第26-27页
    (四) 行为人的防卫行为造成了严重结果第27-28页
三、假想防卫过当的定罪第28-34页
    (一) 假想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第28-31页
        1. 假想防卫过当罪过形式相关学说第28-29页
        2. 假想防卫过当的类型第29-31页
    (二) 假想防卫过当的罪名第31-34页
        1. 假想防卫过当的罪名确定第31-32页
        2. 蔡永杰案件的定性第32-34页
四、假想防卫过当的处罚第34-43页
    (一) 假想防卫过当的处罚原则第34-37页
        1. 过失型假想防卫过当适用减免处罚第34-36页
        2. 故意型假想防卫过当不适用减免处罚第36-37页
    (二) 倡导假想防卫过当处罚原则的理论依据第37-43页
        1. 符合刑法的基本原则第37-39页
        2. 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39-40页
        3. 符合社会利益至上的价值选择第40-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物课问题导入的理论和实践
下一篇:基于Adobe acrobat的高中生物教学电子书设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