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卸料平台概述 | 第11-12页 |
1.2.1 卸料平台类型 | 第11-12页 |
1.2.2 悬挑型钢卸料平台的重要作用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卸料平台受力机理与静力分析 | 第14-28页 |
2.1 概述 | 第14-18页 |
2.1.1 悬挑式卸料平台的构造 | 第14-16页 |
2.1.2 悬挑式卸料平台构造要求 | 第16-18页 |
2.2 卸料平台的设计 | 第18-19页 |
2.2.1 设计原则 | 第18页 |
2.2.2 设计依据 | 第18-19页 |
2.3 卸料平台的计算 | 第19-21页 |
2.3.1 次梁计算 | 第19-20页 |
2.3.2 主梁计算 | 第20页 |
2.3.3 钢丝绳计算 | 第20-21页 |
2.4 典型工程实例计算 | 第21-27页 |
2.4.1 工程概况 | 第21页 |
2.4.2 卸料平台方案的选择 | 第21-22页 |
2.4.3 卸料平台的计算 | 第22-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卸料平台有限元分析 | 第28-39页 |
3.1 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28-30页 |
3.1.1 有限单元法概述 | 第28-29页 |
3.1.2 有限元的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 第29-30页 |
3.2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简介 | 第30-32页 |
3.2.1 ANSYS软件介绍 | 第30页 |
3.2.2 ANSYS软件组成与特点 | 第30-32页 |
3.2.3 ANSYS软件基本功能 | 第32页 |
3.3 卸料平台有限元的分析 | 第32-38页 |
3.3.1 结构静力分析的有限元理论 | 第32-34页 |
3.3.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3.3 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 | 第35-36页 |
3.3.4 求解结果 | 第36-37页 |
3.3.5 卸料平台关键受力构件分析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卸料平台的安全性分析 | 第39-56页 |
4.1 卸料平台的相关规定 | 第39-43页 |
4.1.1 卸料平台搭设规定 | 第39-41页 |
4.1.2 卸料平台的验收和检查规定 | 第41页 |
4.1.3 卸料平台的使用规定 | 第41-42页 |
4.1.4 卸料平台拆除的规定 | 第42-43页 |
4.2 悬挑式卸料平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第43-47页 |
4.2.1 案例一广东省中山市“8·10”高处坠落事故 | 第43-45页 |
4.2.2 案例二湖北武汉市“5·1”高处坠落事故 | 第45-47页 |
4.3 卸料平台事故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4.4 事故的主要原因 | 第48-49页 |
4.4.1 超载 | 第48页 |
4.4.2 无安全防护或防护措施不到位 | 第48-49页 |
4.4.3 人员配合问题或操作失误 | 第49页 |
4.4.4 平台结构问题 | 第49页 |
4.5 卸料平台在全寿命周期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2页 |
4.5.1 卸料平台在设计与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4.5.2 卸料平台在安装和拆除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4.5.3 卸料平台在使用中的问题 | 第52页 |
4.6 卸料平台在全寿命周期中的事故预防措施 | 第52-55页 |
4.6.1 设计与制作的预防措施 | 第52-54页 |
4.6.2 卸料平台在安装与拆除时的预防对策 | 第54页 |
4.6.3 卸料平台在使用时的预防对策 | 第54-55页 |
4.6.4 卸料平台全寿命周期控制重点 | 第55页 |
4.7 本章总结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9页 |
5.2.1 卸料平台的规范化要求 | 第57-58页 |
5.2.2 卸料平台的安全监测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