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清代自然灾害救助法制州县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第4-9页
Abstract第9-13页
引言第17-29页
    一、选题研究依据与理论实践意义第17-19页
    二、选题研究目的第19-20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第20-27页
    四、选题的研究方法、创新处及可能存在的不足第27-29页
第一章 清代自然灾害救助法制形成的背景第29-49页
    第一节 传统社会自然灾害救助的思想源起第29-36页
        一、天命主义的禳弭观念第29-32页
        二、朴素的唯物主义灾害观第32-33页
        三、以农为本务实的灾害救助观念第33-36页
    第二节 传统社会自然灾害救助实践与经验第36-45页
        一、原始社会的自然灾害救助实践第36-37页
        二、分封制社会自然灾害救助实践第37-40页
        三、帝制社会自然灾害救助实践与经验第40-45页
    第三节 传统社会自然灾害救助思想与实践特点第45-49页
第二章 清代自然灾害救助法制的内容与形式第49-82页
    第一节 清代自然灾害救助认识和思想第49-63页
        一、自然灾害频生的清代社会第49-52页
        二、清代社会自然灾害救助思想认识第52-62页
        三、清代自然灾害救助思想认识评价第62-63页
    第二节 清代自然灾害救助法制内容和体现第63-76页
        一、清代之前灾害救助法制活动概述第63-67页
        二、清代自然灾害救助法制内容及其载体第67-76页
    第三节 清代自然灾害救助法制的特点第76-82页
        一、律例合编为据,以律为体延生出诸多规范第77页
        二、灾害救助法制务实性与灵活性第77-79页
        三、灾害救助法制立法与救助实践的时代性第79-82页
第三章 清代州县自然灾害救助法制实践第82-131页
    第一节 清代州县地方基层社会第82-98页
        一、清代州县衙门组织第83-94页
        二、清代乡里基层社会第94-98页
    第二节 清代州县自然灾害救助法制实践第98-124页
        一、州县地方自然灾害救助法制实践第99-121页
        二、州县自然灾害救助法制实践特征第121-124页
    第三节 清代州县自然灾害救助法制实践效果第124-131页
        一、财政基础性物质制约第124-126页
        二、传统官僚体制性因素第126-131页
第四章 清代后期州县自然灾害救助实践的嬗变第131-155页
    第一节 清代后期社会近代化发展和自然灾害概况第132-136页
        一、清代后期近代化发展和社会影响第132-134页
        二、清代后期社会自然灾害概况第134-136页
    第二节 清代后期州县自然灾害救助实践方式变化第136-142页
        一、清代后期国家灾害救助活动整体性没落第136-138页
        二、州县灾害救助实践有心无力、难以为继第138-142页
    第三节 清代传统自然灾害救助实践方式嬗变第142-155页
        一、传统社会灾害救助制度内在缺陷与冲击第142-143页
        二、近代社会自然灾害救助方式的悄然兴起第143-151页
        三、清代灾害救助近代化嬗变之必然第151-155页
第五章结束语第155-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政府法律监督体制现代性探索
下一篇:专利确权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