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1.1.1 素质教育和人才竞争的需要 | 第8页 |
1.1.2 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 第8-9页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9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2.1 动态分层合作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 第10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4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的创新 | 第16-18页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8-30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30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18-21页 |
3.2.3 实验法 | 第21-28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28-30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0-48页 |
4.1 教学实验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4.1.1 实验前对照组、实验组身体素质的比较 | 第30页 |
4.1.2 实验前对照组、实验组部分非智力因素各维度的比较 | 第30-31页 |
4.1.3 实验前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健美操技术水平各维度的比较 | 第31-32页 |
4.1.4 实验前实验组的方差分析 | 第32页 |
4.2 教学实验后测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4.2.1 第一次分层实验后与实验前的对比分析 | 第32-34页 |
4.2.2 第二次分层实验后和实验前的对比分析 | 第34-37页 |
4.3 前后两次分层的对比分析 | 第37-44页 |
4.3.1 第一次分层实验后A1、B1的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4.3.2 第二次分层实验后与第一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9-44页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44-48页 |
4.4.1 动态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 第44-45页 |
4.4.2 动态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部分非智力因素 | 第45-47页 |
4.4.3 动态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有较明显作用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A | 第56-62页 |
附录B | 第62-63页 |
附录C | 第63-64页 |
附录D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获奖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