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2.1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内涵 | 第19页 |
2.2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参与主体及交易结构 | 第19-21页 |
2.2.1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参与主体 | 第19-20页 |
2.2.2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交易结构 | 第20-21页 |
2.3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原理 | 第21-23页 |
2.3.1 现金流分析原理 | 第21-22页 |
2.3.2 资产重组原理 | 第22页 |
2.3.3 风险隔离原理 | 第22页 |
2.3.4 信用增级原理 | 第22-23页 |
第3章 SYJC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23-43页 |
3.1 SYJC企业概况 | 第23-24页 |
3.1.1 SYJC企业简介 | 第23页 |
3.1.2 SYJC企业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3.2 SYJC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33页 |
3.2.1 SYJC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 第24-26页 |
3.2.2 SYJC企业融资需求分析 | 第26-30页 |
3.2.3 SYJC企业实施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优势分析 | 第30-33页 |
3.3 SYJC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43页 |
3.3.1 SYJC企业自身角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7页 |
3.3.2 投资者角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39页 |
3.3.3 市场环境角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3页 |
第4章 SYJC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方案设计 | 第43-58页 |
4.1 SYJC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目标和原则 | 第43页 |
4.1.1 融资的目标 | 第43页 |
4.1.2 融资的原则 | 第43页 |
4.2 SYJC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流程设计 | 第43-53页 |
4.2.1 特殊目的机构的选择 | 第43-44页 |
4.2.2 应收账款资产池的构建 | 第44-48页 |
4.2.3 资产池中现金流的分析 | 第48-49页 |
4.2.4 SPV购买应收账款折扣的设计 | 第49-50页 |
4.2.5 资产池中违约率的预计 | 第50-51页 |
4.2.6 信用增级方式的设计 | 第51-52页 |
4.2.7 证券化产品定价分析 | 第52-53页 |
4.3 结构化分层模型应用分析 | 第53-58页 |
4.3.1 结构化分层模型的基本要素 | 第53-55页 |
4.3.2 产品结构化分层模型的运用 | 第55-58页 |
第5章 SYJC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8-63页 |
5.1 内部保障措施 | 第58-60页 |
5.1.1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 第58页 |
5.1.2 建立收账系统 | 第58-59页 |
5.1.3 完善风险隔离措施 | 第59-60页 |
5.2 外部保障措施 | 第60-63页 |
5.2.1 SYJC企业与信用评级机构的配合 | 第60-61页 |
5.2.2 SYJC企业对应收账款证券化法律制度缺失的应对 | 第61页 |
5.2.3 SYJC企业对买受人或其担保人违约风险的防范 | 第61-62页 |
5.2.4 管理人相关风险的防范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