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1页 |
1.1 前言 | 第17-18页 |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8-24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过程 | 第18-19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1.2.3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指标 | 第21-24页 |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1.3.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简介 | 第24-26页 |
1.3.2 碳质负极材料 | 第26-27页 |
1.3.3 锂金属合金负极材料 | 第27-29页 |
1.3.4 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 第29-30页 |
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30-37页 |
1.4.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简介 | 第30-32页 |
1.4.2 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 | 第32-33页 |
1.4.3 聚阴离子化合物正极材料 | 第33-35页 |
1.4.4 有机物正极材料 | 第35-37页 |
1.5 本文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4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第41-49页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41-43页 |
2.1.1 实验材料及化学试剂 | 第41-42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2-43页 |
2.2 材料表征与分析 | 第43-45页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3页 |
2.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43页 |
2.2.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43-44页 |
2.2.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页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44页 |
2.2.6 拉曼光谱分析 | 第44页 |
2.2.7 热重分析 | 第44-45页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5-49页 |
2.3.1 电极的制备 | 第45页 |
2.3.2 扣式电池的组装过程 | 第45-46页 |
2.3.3 扣式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46页 |
2.3.4 循环伏安法测试 | 第46-47页 |
2.3.5 交流阻抗测试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包覆结构Sb@C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9-61页 |
3.1 前言 | 第49-50页 |
3.2 Sb@C复合纤维的制备 | 第50页 |
3.3 结果分析讨论 | 第50-60页 |
3.3.1 Sb@C复合纤维的表征 | 第50-55页 |
3.3.2 Sb@C复合纤维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5-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Fe_3O_4/Fe_3C/TiO_2@C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锂电负极材料性能研究 | 第61-77页 |
4.1 前言 | 第61-63页 |
4.2 Fe_3O_4/Fe_3C/TiO_2@C复合纤维的制备 | 第63-64页 |
4.3 结果分析讨论 | 第64-74页 |
4.3.1 Fe_3O_4/Fe_3C/TiO_2@C复合纤维的表征 | 第64-68页 |
4.3.2 Fe_3O_4/Fe_3C/TiO_2@C复合物纤维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8-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第五章 芳香族聚酰亚胺包覆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7-91页 |
5.1 前言 | 第77-78页 |
5.2 PI/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78-79页 |
5.3 结果分析讨论 | 第79-90页 |
5.3.1 PI/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79-81页 |
5.3.2 PI/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81-9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聚噻吩包覆芳香族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91-103页 |
6.1 前言 | 第91-92页 |
6.2 PI@PT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92-93页 |
6.3 结果分析讨论 | 第93-100页 |
6.3.1 PI@PT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93-95页 |
6.3.2 PI@PT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95-10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7页 |
7.1 结论 | 第103-104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104-105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附录 | 第133-135页 |
附件 | 第135-15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