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概述 | 第16-18页 |
2.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涵义及分类 | 第16-17页 |
2.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涵义与内容 | 第17-18页 |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2.1 不对称信息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2.2.3 巴塞尔新协议 | 第19-22页 |
第3章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 | 第22-25页 |
3.1 富国银行的风险控制 | 第22页 |
3.2 花旗银行的风险控制 | 第22-23页 |
3.3 德意志银行风险控制 | 第23页 |
3.4 国外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经验及启示 | 第23-25页 |
第4章 HR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25-41页 |
4.1 HR银行概况 | 第25-29页 |
4.1.1 基本情况 | 第25页 |
4.1.2 组织结构 | 第25-27页 |
4.1.3 主要经营业务 | 第27-29页 |
4.2 HR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现状 | 第29-37页 |
4.2.1 资金运营单一 | 第33-34页 |
4.2.2 信贷投向行业集中 | 第34-35页 |
4.2.3 银行信贷客户集中 | 第35-36页 |
4.2.4 信贷区域集中 | 第36-37页 |
4.3 HR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4.3.1 信贷客户评价制度薄弱 | 第37页 |
4.3.2 内部牵制机制存在漏洞 | 第37页 |
4.3.3 信贷风险意识不强 | 第37-38页 |
4.3.4 管理体制不够规范 | 第38页 |
4.4 HR银行信贷风险控制问题成因分析 | 第38-41页 |
4.4.1 借贷人方面的原因 | 第38-39页 |
4.4.2 银行自身原因 | 第39-40页 |
4.4.3 外部环境因素 | 第40-41页 |
第5章 HR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第41-56页 |
5.1 信贷风险控制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的原则 | 第41页 |
5.2 信贷风险控制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的目标 | 第41-42页 |
5.3 信贷风险控制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2-47页 |
5.4 信贷风险控制的综合评价 | 第47-56页 |
第6章 HR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 | 第56-60页 |
6.1 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6-57页 |
6.2 完善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 第57页 |
6.3 健全银行内部审计制度 | 第57-58页 |
6.4 建立有效的信贷约束机制 | 第58页 |
6.5 健全信贷岗位责任追究制度 | 第58-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