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侦查阶段律师辩护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律师辩护制度概念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我国侦查辩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现代刑罚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分析 | 第13-20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二、价值分析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域外侦查阶段律师辩护制度考察 | 第20-24页 |
第一节 当事人主义国家侦查阶段辩护制度的立法状况 | 第20-21页 |
一、美国 | 第20页 |
二、日本 | 第20页 |
三、英国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职权主义国家侦查阶段辩护制度的立法状况 | 第21-22页 |
一、法国 | 第21页 |
二、德国 | 第21页 |
三、意大利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联合国关于侦查阶段辩护制度的国际标准 | 第22页 |
第四节 综合评析 | 第22-24页 |
一、侦查阶段律师辩护制度确立 | 第22-23页 |
二、权利较为丰富 | 第23页 |
三、权利保障措施较为完善 | 第23页 |
四、法律援助制度在侦查阶段的运用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构建我国侦查阶段律师辩护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4-30页 |
第一节 我国侦查阶段辩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 第24-27页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二、产生的原因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构建我国侦查阶段律师辩护制度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构建我国侦查阶段律师辩护制度的可行性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构建我国侦查阶段律师辩护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30-41页 |
第一节 确立侦查阶段律师的辩护人身份 | 第30-31页 |
一、修改刑事诉讼法 | 第30页 |
二、修改宪法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辩护律师的权利 | 第31-36页 |
一、会见权 | 第31-33页 |
二、阅卷权 | 第33-34页 |
三、律师在场权 | 第34-35页 |
四、律师取证权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建立保障机制 | 第36-38页 |
第四节 完善侦查阶段的法律援助制度 | 第38-39页 |
第五节 赋予被追诉人知悉权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