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海防市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一、现实背景 | 第9-10页 | 
|         二、理论背景 | 第10页 |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页 |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第17-18页 |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页 |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         一、人力资源 | 第18-20页 | 
|         二、高层次人力资源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22页 | 
|         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海防市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第24-39页 | 
|     第一节 海防市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         一、海防市自然地理特点 | 第24页 | 
|         二、海防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     第二节 越南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 第25-31页 | 
|         一、人口规模、分布与性别比例 | 第25-26页 | 
|         二、劳动力规模和分布 | 第26-28页 | 
|         三、劳动力参与率及职业培训 | 第28-30页 | 
|         四、就业人口情况 | 第30-31页 | 
|     第三节 海防市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 | 第31-34页 | 
|     第四节 海防市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案例 | 第34-37页 | 
|         一、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 第34-35页 | 
|         二、Savico公司人力资源开发 | 第35-37页 | 
|     第五节 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         一、高层次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 第37页 | 
|         二、高层次人力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 第37页 | 
|         三、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缺乏系统性 | 第37-38页 | 
|         四、高层次人力资源培训力度不足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国外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借鉴 | 第39-43页 | 
|     第一节 发达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39-40页 | 
|         一、美国的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39页 | 
|         二、新加坡的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39-40页 | 
|     第二节 中国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40-42页 | 
|         一、深圳市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40-41页 | 
|         二、福州市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41-42页 | 
|     第三节 国外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对越南海防市的启示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优化海防市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建议 | 第43-47页 | 
|     第一节 改善教育培训的质量 | 第43-44页 | 
|         一、创新教育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 第43页 | 
|         二、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 | 第43-44页 | 
|         三、加强教育培训的社会化 | 第44页 | 
|     第二节 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社会生活环境 | 第44-45页 | 
|         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 第44-45页 | 
|         二、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45页 | 
|     第三节 完善高层次人力资源引进机制 | 第45-47页 | 
|         一、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 | 第45-46页 | 
|         二、创新“柔性引才”机制 | 第46-47页 |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 附录 | 第48-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