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矛盾类型及特征 | 第13-25页 |
2.1 天津市城镇化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2.2 N村基本情况介绍 | 第15-16页 |
2.3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矛盾主要类型 | 第16-22页 |
2.3.1 征地拆迁矛盾 | 第16-17页 |
2.3.2 干群矛盾 | 第17-19页 |
2.3.3 家庭矛盾 | 第19-20页 |
2.3.4 邻里矛盾 | 第20页 |
2.3.5 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的矛盾 | 第20-21页 |
2.3.6 村级组织与基层政府之间的矛盾 | 第21-22页 |
2.4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 | 第22-25页 |
2.4.1 矛盾呈现明显的利益化趋势 | 第22页 |
2.4.2 矛盾复杂性进一步加深 | 第22-24页 |
2.4.3 矛盾的对抗性加大 | 第24页 |
2.4.4 矛盾表达方式出现群体化动向 | 第24页 |
2.4.5 矛盾存在的长期性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矛盾成因 | 第25-33页 |
3.1 传统农村社会结构解体,现代城市社会结构尚未形成 | 第25页 |
3.2 城镇化政策制定前瞻性不够 | 第25-26页 |
3.3 农村教育水平偏低,文化生活匮乏 | 第26-27页 |
3.4 集体经济发展缓慢 | 第27-29页 |
3.5 逐步拉大的贫富差距,导致一部分农民心理失衡 | 第29-31页 |
3.6 信访工作不到位,治标不治本 | 第31页 |
3.7 村民了解政策和法律的途径有限,法制观念难以深入人心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矛盾处置对策 | 第33-43页 |
4.1 提高基层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 第33-35页 |
4.1.1 畅通渠道,确保农民利益诉求得以表达 | 第33-34页 |
4.1.2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 | 第34页 |
4.1.3 及时真实反馈决策执行情况 | 第34-35页 |
4.2 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 第35-38页 |
4.2.1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改善队伍人才结构 | 第35-36页 |
4.2.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 第36-37页 |
4.2.3 促进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的团结 | 第37页 |
4.2.4 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规范化水平 | 第37-38页 |
4.2.5 适当提高农村干部待遇,解决后顾之忧 | 第38页 |
4.3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 第38-39页 |
4.4 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力度 | 第39页 |
4.5 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 | 第39-40页 |
4.5.1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第39-40页 |
4.5.2 加强农村地区法律宣传教育 | 第40页 |
4.5.3 法律援助资源向农村倾斜 | 第40页 |
4.6 建立健全“三调联动”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 第40-43页 |
4.6.1 充分发挥法院诉讼调解的主导作用 | 第41页 |
4.6.2 充分发挥村干部调解矛盾纠纷的作用 | 第41-42页 |
4.6.3 加强不同调解方式间的衔接和互动 | 第42页 |
4.6.4 做好“三调联动”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宣传工作 | 第42页 |
4.6.5 做好“三调联动”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保障工作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