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利许可的二叉树期权法定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期权法专利许可定价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传统定价方法 | 第14-25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2.1.1 高校专利及其特点 | 第14-15页 |
2.1.2 专利许可与许可定价 | 第15页 |
2.1.3 期权的定义和分类 | 第15-16页 |
2.2 期权定价方法的基础理论 | 第16-22页 |
2.2.1 影响期权价格的主要因素 | 第16-17页 |
2.2.2 有关期权定价的几项基础原理 | 第17-18页 |
2.2.3 几种典型的期权模型 | 第18-22页 |
2.3 传统专利许可定价方法 | 第22-25页 |
2.3.1 成本法 | 第22页 |
2.3.2 收益现值法 | 第22-24页 |
2.3.3 协议定价法 | 第24页 |
2.3.4 技术市场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高校专利许可定价的影响因素与现状分析 | 第25-32页 |
3.1 我国高校专利许可定价的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3.1.1 被许可方自身因素 | 第25页 |
3.1.2 市场因素 | 第25-26页 |
3.1.3 收益的波动性 | 第26页 |
3.1.4 技术因素 | 第26页 |
3.1.5 政策法律因素 | 第26-27页 |
3.2 高校专利许可定价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3.2.1 近几年高校专利许可定价的概况 | 第27-29页 |
3.2.2 现有高校专利许可定价方法和流程 | 第29-30页 |
3.3 高校专利许可定价的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3.3.1 现有定价方法的不足 | 第30-31页 |
3.3.2 现有定价流程的缺陷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基于二叉树期权法的定价方法研究 | 第32-43页 |
4.1 定价研究的整体思路 | 第32-33页 |
4.2 专利实施收益现值的计算 | 第33-36页 |
4.2.1 专利实施产生收益的两类基本模式 | 第33页 |
4.2.2 两类收益分成方式下收益现值的计算 | 第33-36页 |
4.3 二叉树期权法下的专利定价 | 第36-41页 |
4.3.1 专利许可收益现值的二叉树构造 | 第36-37页 |
4.3.2 关于专利实施时点的考虑 | 第37-39页 |
4.3.3 定价表达式及参数化简 | 第39-41页 |
4.4 定价方法步骤归纳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基于二叉树期权法的案例研究 | 第43-55页 |
5.1 A专利许可概况介绍 | 第43-44页 |
5.2 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页 |
5.3 收益现值计算 | 第44-48页 |
5.3.1 实施专利预期收益计算 | 第45-47页 |
5.3.2 不实施专利情况下的预期收益 | 第47-48页 |
5.4 基于二叉树期权法的许可定价 | 第48-52页 |
5.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5.6 定价方案建议 | 第53-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