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光磁功能导向的稀土基配合物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2页
    1.1 稀土配合物的磁性研究进展第9-14页
        1.1.1 单分子磁体的研究进展第9-12页
        1.1.2 分子磁制冷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概述第14-17页
        1.2.1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第14-17页
        1.2.2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应用第17页
    1.3 8-羟基喹啉(8HQ)类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1 8-羟基喹啉类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性质及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2 8-羟基喹啉类金属配合物的磁性研究进展第18-19页
    1.4 氮氧自由基类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概述第19-20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成果第20-22页
第二章 2-甲酰基8羟基喹啉的希夫碱衍生物的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磁性质研究第22-49页
    2.1 配体及稀土β-二酮盐的合成第22-25页
        2.1.1 2-甲酰基8羟基喹啉缩对氯苯胺希夫碱(HL1)的合成第22-24页
        2.1.2 2-甲酰基8乙酰氧基喹啉缩对甲氧基苯胺希夫碱(L2)的合成第24页
        2.1.3 稀土β-二酮盐的合成第24-25页
    2.2 配合物[RE_2(hfac)_4(L1)_2] (RE = Y (1), Gd (2), Tb (3), Dy (4), Ho (5), Er (6)和Lu (7))的合成及光、磁性质研究第25-38页
        2.2.1 配合物 1?7 的合成第25-26页
        2.2.2 配合物 1?7 的晶体结构测定及描述第26-29页
        2.2.3 配合物 1?7 的基本表征第29-32页
        2.2.4 配合物 1, 3, 4 和7的荧光及 2?6 的磁性研究第32-38页
    2.3 配合物[Y_2(hfac)_4(L2)_2] (8), [Y_2(dbm)_4(L3)_2] (9)和[Y_2(dbm)_4(L2)_2] (10)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第38-48页
        2.3.1 配合物[Y_2(hfac)_4(L2)_2] (8), [Y_2(dbm)_4(L3)_2] (9)和[Y_2(dbm)_4(L2)_2] (10)的合成30第38-39页
        2.3.2 配合物[Y_2(hfac)_4(L2)_2] (8), [Y_2(dbm)_4(L3)_2] (9)和[Y_2(dbm)_4(L2)_2] (10)的晶体结构测定及描述第39-45页
        2.3.3 配合物[Y_2(hfac)_4(L2)_2] (8), [Y_2(dbm)_4(L3)_2] (9)和[Y_2(dbm)_4(L2)_2] (10)的基本表征第45-47页
        2.3.4 配合物[Y_2(hfac)_4(L2)_2] (8), [Y_2(dbm)_4(L3)_2] (9)和[Y_2(dbm)_4(L2)_2] (10)的荧光性质分析第47-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3-甲基噻吩取代氮氧自由基-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磁性质研究第49-59页
    3.1 2-(3-甲基噻吩)-4,4,5,5-四甲基咪唑啉3氧化1氧化自由基(L4)的合成第49页
    3.2 配合物[Ln(hfac)_3(L4)_2](Ln = Pr (11), Tb (12), Dy (13), Ho (14))的合成及光、磁性质研究第49-57页
        3.2.1 配合物[Ln(hfac)_3(L4)_2](Ln = Pr (11), Tb (12), Dy (13), Ho (14))的合成第49-50页
        3.2.2 配合物[Ln(hfac)_3(L4)_2](Ln = Pr (11), Tb (12), Dy (13), Ho (14))的晶体结构测定及描述第50-52页
        3.2.3 配合物[Ln(hfac)_3(L4)_2](Ln = Pr (11), Tb (12), Dy (13), Ho (14))的基本表征第52-54页
        3.2.4 配合物 [Tb(hfac)_3(L4)_2] (12) 和 [Dy(hfac)_3(L4)_2] (13) 的荧光及[Ln(hfac)_3(L4)_2](Ln = Pr (11), Tb (12), Dy (13), Ho (14))的磁性研究第54-57页
    3.3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4页
附录:仪器和测试方法第74-75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环草酰胺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表征
下一篇:芳香性双齿甜菜碱类衍生物的合成及金属配合物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