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干预有效性提升的路径研究--基于“熔断机制”的政策过程分析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2 论文的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1 论文的基本概念 | 第19-24页 |
2.1.1 政策过程 | 第19-20页 |
2.1.2 政策干预及其有效性 | 第20-21页 |
2.1.3 熔断机制政策 | 第21-24页 |
2.2 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1 公共政策相关理论 | 第24-25页 |
2.2.2 公共治理相关理论 | 第25-26页 |
3 熔断机制政策过程分析 | 第26-37页 |
3.1 熔断机制的政策制定 | 第26-29页 |
3.1.1 熔断机制政策制定背景 | 第26页 |
3.1.2 熔断机制政策制定目的 | 第26-27页 |
3.1.3 熔断机制政策制定过程与存在的异议 | 第27-29页 |
3.2 熔断机制的政策执行 | 第29-31页 |
3.3 熔断机制的政策评估 | 第31-33页 |
3.3.1 政策执行失败的原因与启示 | 第31-33页 |
3.3.2 评估结论 | 第33页 |
3.4 熔断机制的政策终结 | 第33-34页 |
3.5 熔断机制的政策监督 | 第34-37页 |
4 熔断机制政策失效的教训与启示 | 第37-46页 |
4.1 舶来政策未能充分考虑中国实际 | 第37-38页 |
4.2 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作用 | 第38-40页 |
4.3 政策执行的时机要尊重政策环境 | 第40-44页 |
4.4 政策失败要果断终结政策 | 第44-46页 |
5 有效提升政策干预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第46-52页 |
5.1 鼓励政策创新但谨慎推行 | 第46-47页 |
5.2 政策制定过程重视并尊重公共参与 | 第47-49页 |
5.3 政策执行要充分考虑其所处政策环境 | 第49-50页 |
5.4 政策实施评估与政策调整与退出紧密结合 | 第50页 |
5.5 政策终结后加强政策后评估 | 第50-51页 |
5.6 发挥各类监督机制完善政策过程 | 第51-52页 |
6 结论及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