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问政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导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8-1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8-1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1页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1-13页
2 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3-20页
    2.1 "互联网+"的全面解读第13-14页
    2.2 网络问政的概念及效应分析第14-16页
        2.2.1 网络问政的内涵第14-15页
        2.2.2 网络问政的效应分析第15-16页
    2.3 网络问政的理论基础第16-20页
        2.3.1 公众参与理论第16-17页
        2.3.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第17-18页
        2.3.3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8-20页
3 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的现状分析第20-33页
    3.1 互联网+时代我国网络问政的途径第20-22页
        3.1.1 传统网络问政途径第20-21页
        3.1.2 自媒体时代网络问政新途径第21-22页
    3.2 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的发展实践——以青岛市为例第22-31页
        3.2.1 青岛市政府网络问政发展现状第22-23页
        3.2.2 青岛市实施网络问政的效果第23-30页
        3.2.3 青岛市实施网络问政的启示第30-31页
    3.3 互联网+时代我国网络问政取得的成效第31-33页
4 互联网+时代我国网络问政面临挑战第33-39页
    4.1 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对参与公众提出挑战第33-35页
        4.1.1 公民网络问政存在非理性行为第33-34页
        4.1.2 网络问政参与主体能力参差不齐第34-35页
    4.2 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政府层面的挑战第35-39页
        4.2.1 政府回应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第35-36页
        4.2.2 政府网络问政监管机制尚未完善第36-37页
        4.2.3 政府需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第37-39页
5 国外网络问政先进经验与借鉴第39-44页
    5.1 国外网络问政先进经验第39-42页
        5.1.1 新加坡第39-41页
        5.1.2 韩国第41-42页
    5.2 先进国家对中国网络问政的启示与借鉴第42-44页
6 完善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的建议第44-51页
    6.1 提高互联网网络技术水平第44-47页
        6.1.1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第44-45页
        6.1.2 创新网络问政服务载体第45-47页
    6.2 引导网民理性问政,提高网民网络问政素质第47-48页
        6.2.1 管理网络内容,抑制网民非理性行为第47页
        6.2.2 增强公民的网络素质第47-48页
    6.3 加强网络问政制度建设第48-51页
        6.3.1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网络问政的认识和使用能力第48页
        6.3.2 建立制度化、法制化的网络问政长效机制第48-51页
7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后记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低保福利供给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下一篇:公共政策干预有效性提升的路径研究--基于“熔断机制”的政策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