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大豆病虫害论文

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41页
    1 大豆花叶病毒研究进展第13-26页
        1.1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危害与症状第13-14页
            1.1.1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危害第13-14页
            1.1.2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症状第14页
        1.2 大豆花叶病毒(SMV)的性质和基因组结构第14-16页
            1.2.1 大豆花叶病毒(SMV)的性质第14-15页
            1.2.2 大豆花叶病毒(SMV)的基因组结构第15-16页
        1.3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划分与寄主范围第16-20页
            1.3.1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划分第16-20页
            1.3.2 大豆花叶病毒的寄主范围第20页
            1.3.3 大豆花叶病毒病害的循环史第20页
        1.4 大豆对SMV抗源鉴定及筛选第20-22页
        1.5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第22-23页
        1.6 大豆对SMV抗性遗传研究第23-26页
            1.6.1 成株抗性遗传研究第23-25页
            1.6.2 种粒抗性遗传研究第25页
            1.6.3 生理生化抗性研究第25-26页
    2 大豆对SMV抗性基因的发掘第26-38页
        2.1 植物DNA分子标记技术第26-27页
            2.1.1 基于分子杂交技术的标记第26页
            2.1.2 基于PCR技术的标记第26-27页
            2.1.3 基于限制性内切酶与PCR技术的标记第27页
            2.1.4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第27页
        2.2 SMV遗传作图研究第27-37页
            2.2.1 连锁作图第28-29页
            2.2.2 关联作图第29-34页
            2.2.3 SMV质量抗性基因的鉴定第34-37页
            2.2.4 SMV数量抗性基因的鉴定第37页
        2.3 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37-38页
    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8-41页
第二章 大豆对SMV株系SC3和SC7的抗源筛选研究第41-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1.1 材料第41页
        1.2 病毒繁殖与接种方法第41-42页
        1.3 抗性调查第42-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45页
    3 讨论第45-47页
第三章 大豆对SMV株系SC3和SC7抗性与SSR的关联分析第47-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1.1 试验材料第47-48页
        1.2 病毒繁殖与接种方法第48页
        1.3 抗性调查第48页
        1.4 数据统计分析第48页
        1.5 关联分析第48-4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2.1 196份大豆品种对SC3、SC7抗性表型变异第49-50页
        2.2 SMV抗性关联分析第50-53页
    3 讨论第53-57页
第四章 大豆对SMV株系SC3和SC7抗性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第57-7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1.1 材料第58页
        1.2 病毒繁殖与接种方法第58页
        1.3 抗性调查第58-59页
        1.4 数据统计分析第59页
        1.5 关联分析第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69页
        2.1 191份大豆品种对SC3、SC7抗性表型变异第59-61页
        2.2 大豆SMV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61-67页
        2.3 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与利用第67-69页
    3 讨论第69-73页
        3.1 群体结构与关联分析方法比较第69-70页
        3.2 关联分析鉴定到关键SNP位点第70-73页
第五章 大豆对SMV株系SC7抗病基因的精细定位第73-8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4-76页
        1.1 材料第74-75页
            1.1.1 植物材料第74页
            1.1.2 病毒株系第74页
            1.1.3 引物设计第74-75页
        1.2 试验方法第75-76页
            1.2.1 病毒繁殖与接种鉴定第75页
            1.2.2 大豆对SC7抗性鉴定标准第75页
            1.2.3 抗性遗传分析方法第75页
            1.2.4 大豆基因组DNA提取及浓度检测第75-76页
            1.2.5 PCR扩增及产物电泳检测第76页
            1.2.6 qRT-PCR第76页
            1.2.7 实验仪器与试剂配方第76页
    2 结果分析第76-82页
        2.1 抗性遗传分析第76-77页
        2.2 SSR标记筛选第77页
        2.3 大豆对SC7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第77-79页
        2.4 候选基因预测第79-81页
        2.5 qRT-PCR分析第81-82页
    3 讨论第82-85页
全文结论第85-87页
本文创新点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5页
附录第105-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叶绿体AtRabF1蛋白耐盐胁迫和衰老及体外吸收磷脂酰胆碱的机理研究
下一篇:大豆磷效率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及GmG3PT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