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表目录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47页 |
·创业研究之概述 | 第19-22页 |
·领导研究之概述 | 第22-23页 |
·创业研究与领导研究的结合 | 第23-26页 |
·创业型领导研究回顾 | 第26-35页 |
·创业型领导的概念 | 第26-28页 |
·创业型领导的维度结构 | 第28-31页 |
·相关领导理论辨析 | 第31-34页 |
·创业型领导相关实证研究 | 第34-35页 |
·创业效能感研究回顾 | 第35-43页 |
·自我效能感之研究概述 | 第35-38页 |
·创业效能感的概念 | 第38-39页 |
·创业效能感的维度和结构 | 第39-40页 |
·创业效能感与其他创业相关变量的研究 | 第40-43页 |
·创业绩效相关研究 | 第43-47页 |
3 研究假设及模型的提出 | 第47-53页 |
·研究假设提出 | 第47-50页 |
·创业型领导维度结构假设 | 第47页 |
·创业效能感维度结构假设 | 第47-48页 |
·创业型领导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假设 | 第48-49页 |
·创业效能感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假设 | 第49页 |
·创业效能感对创业型领导和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假设 | 第49-50页 |
·研究模型 | 第50-53页 |
4 案例分析 | 第53-67页 |
·企业概况 | 第53页 |
·创业者概况 | 第53-54页 |
·企业创业成长经历 | 第54-64页 |
·案例总结 | 第64-67页 |
5 问卷设计与调查 | 第67-71页 |
·研究目的 | 第67页 |
·问卷设计与研究变量测量 | 第67-69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67页 |
·研究变量的说明与测量 | 第67-69页 |
·问卷发放和回收 | 第69-71页 |
6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71-107页 |
·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71-73页 |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73-80页 |
·创业型领导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73-76页 |
·创业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76-78页 |
·创业绩效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78-80页 |
·相关分析 | 第80-81页 |
·创业型领导与创业绩效的相关分析 | 第80-81页 |
·创业效能感与创业绩效的相关分析 | 第81页 |
·控制变量分析 | 第81-89页 |
·不同性别下创业型领导差异 | 第81-82页 |
·不同年龄层次对创业型领导的影响 | 第82-84页 |
·不同文化程度对创业型领导的影响 | 第84-85页 |
·工作年限对创业型领导的影响 | 第85-87页 |
·之前创业次数创业型领导的影响 | 第87-89页 |
·检验假设 | 第89-107页 |
·创业型领导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 第89-92页 |
·创业效能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 第92-95页 |
·创业效能感的缓冲作用分析 | 第95-107页 |
7 研究结果讨论、结论和展望 | 第107-117页 |
·创业型领导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讨论 | 第107-109页 |
·创业效能感与创业绩效关系讨论 | 第109-110页 |
·创业效能感的缓冲作用讨论 | 第110-112页 |
·研究结论与意义 | 第112-114页 |
·构思模型修正 | 第112-113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13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3-114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14页 |
·研究的优点,局限与展望 | 第114-117页 |
·研究的优点 | 第114-115页 |
·研究的局限 | 第115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31页 |
附录1 | 第131-137页 |
附录2 | 第137-153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