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视野里的台湾作家许地山--论作为中小学教材文本的《落花生》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落花生》在语文教材中的更迭概况 | 第13-19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 | 第15-17页 |
第三节 文革时期 | 第17-18页 |
第四节 新时期以来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落花生》选入教材的原因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内容主题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艺术形式 | 第22-26页 |
第三节 价值取向 | 第26-29页 |
第三章 《落花生》改动情况 | 第29-35页 |
第一节 符合语言文字规范 | 第29-33页 |
第二节 保证思想内容健康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落花生》在现行三套教材中的编辑情况分析 | 第35-39页 |
第一节 凭借助读系统明确《落花生》的教学内容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依托练习系统重申《落花生》的教学内容 | 第36-39页 |
第五章 《落花生》教学建议 | 第39-43页 |
第一节 整体感知,理清主次 | 第39-40页 |
第二节 精读重点,体悟道理 | 第40页 |
第三节 延伸拓展,模拟写作 | 第40-4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3-45页 |
附录1 | 第45-47页 |
附录2 | 第47-49页 |
附录3 | 第49-51页 |
附录4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