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轴系、传动装置、并车装置论文--轴系论文

海水润滑动静压船舶艉轴承型腔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来源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1.2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2 海水润滑船舶艉轴承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1 船舶艉轴承简介第14-15页
        1.2.2 船舶艉轴承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矩形腔船舶艉轴承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18-46页
    2.1 有限元分析方法第18-19页
    2.2 不同型腔艉轴承静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19-26页
        2.2.1 不同型腔艉轴承模型第19-20页
        2.2.2 施加载荷约束并求解第20-21页
        2.2.3 结果分析第21-26页
    2.3 型腔尺寸对艉轴承静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26-36页
        2.3.1 不同腔深的长方形腔对艉轴承力学性能的影响第26-31页
        2.3.2 不同型腔数目对艉轴承的力学性能影响第31-35页
        2.3.3 不同型腔全角对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2.3.4 不同型腔长度对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6页
    2.4 进出水孔和过渡圆角对艉轴承静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36-44页
        2.4.1 不同进水孔直径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第37-39页
        2.4.2 出水孔的数量和直径尺寸对艉轴承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9-42页
        2.4.3 不同圆角半径对艉轴承力学性能影响第42-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3章 阶梯腔船舶艉轴承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46-74页
    3.1 阶梯腔艉轴承有限元分析及工作原理第46-48页
        3.1.1 阶梯腔艉轴承有限元分析第46-47页
        3.1.2 工作原理第47-48页
    3.2 型腔尺寸对艉轴承静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48-59页
        3.2.1 不同腔数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第48-51页
        3.2.2 不同腔长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第51-53页
        3.2.3 不同腔角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第53页
        3.2.4 不同腔角比例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第53-56页
        3.2.5 不同腔深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第56-59页
    3.3 进出水孔和过渡圆角对艉轴承静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59-66页
        3.3.1 不同直径进水孔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第59页
        3.3.2 出水孔的数量和直径尺寸对艉轴承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9-62页
        3.3.3 不同圆角半径对艉轴承力学性能影响第62-66页
    3.4 材料和衬套厚度对艉轴承静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66-71页
        3.4.1 不同材料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第66-68页
        3.4.2 不同衬套厚度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第68-71页
    3.5 本章小结第71-74页
第4章 螺旋腔船舶艉轴承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74-88页
    4.1 螺旋腔艉轴承有限元分析及工作原理第74-78页
        4.1.1 螺旋腔艉轴承有限元分析第74-77页
        4.1.2 螺旋腔艉轴承工作原理第77-78页
    4.2 不同螺旋角度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第78-81页
    4.3 不同进出水孔直径艉轴承的力学性能第81-84页
    4.4 螺旋腔尺寸对艉轴承静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84-86页
        4.4.1 不同腔角对艉轴承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4页
        4.4.2 不同腔长对艉轴承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4-86页
    4.5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5章 艉轴承表面损伤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第88-98页
    5.1 艉轴承有限元分析第88-90页
        5.1.1 模型创建和基本参数第88-89页
        5.1.2 有限元分析第89-90页
    5.2 结果分析第90-96页
        5.2.1 三种不同形状表面凹坑的力学性能第90-93页
        5.2.2 不同直径下三种凹坑对艉轴承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3-96页
    5.3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结论与展望第98-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yring非牛顿流体自旋热弹流润滑分析
下一篇:考虑表面粗糙度的非牛顿点接触混合润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