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蜡质芽孢杆菌AR156及其合剂对青枯病生防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9页
 第一章 细菌性青枯病的研究进展第11-21页
  1 细菌性青枯病的概述第11-13页
   ·细菌性青枯病的病原物第11页
   ·青枯劳尔氏菌的侵染及致病机理第11-12页
   ·细菌性青枯病的表现症状第12页
   ·细菌性青枯病的发生规律第12-13页
  2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方法第13-16页
   ·抗病品种培育第13页
   ·物理防治第13-14页
   ·化学防治第14页
   ·生物防治第14-16页
     ·无致病力青枯菌的利用第15页
     ·根围促生菌和内生细菌第15-16页
     ·菌根真菌第16页
     ·其他生防材料的应用第16页
  3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生防机理第16-18页
   ·抗生作用第16-17页
   ·竞争作用第17-18页
   ·诱导抗性作用第18页
  4 多菌合剂生防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第二章 根围促生菌在植物根围定殖的研究进展第21-29页
  1 根围定殖的概念第21页
  2 微生物根围定殖的机制第21-22页
  3 影响微生物在植物根部定殖因素第22-23页
   ·生物因素第22-23页
   ·非生物因素第23页
  4 微生物在植物根围定殖的研究方法第23-26页
   ·天然抗生素抗性标记法第23-24页
   ·基因标记第24-25页
   ·DNA和RNA探针法第25页
   ·免疫学方法第25-26页
  5 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第26-29页
   ·面临的问题第26页
   ·解决办法第26-29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29-55页
 第三章 蜡质芽孢杆菌AR156对辣椒的防病促生机理研究第29-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4页
   ·植物与菌剂培养第31页
   ·AR156对辣椒青枯病生防效果第31-32页
   ·AR156对辣椒的促生作用第32页
   ·植物细胞水平的变化第32-33页
     ·拮抗菌处理及病原物接种第32页
     ·活性氧的产生第32页
     ·胼胝质的沉积第32-33页
   ·酶提取与活性测定第33页
     ·拮抗菌处理及病原物接种第33页
     ·酶提取方法第33页
     ·酶活力测定第33页
   ·AR156在辣椒根围定殖能力的测定第33-34页
   ·AR156对辣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4页
   ·数据分析第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AR156对辣椒青枯病的温室防治效果第34-35页
   ·AR156对辣椒的促生作用第35-36页
   ·活性氧的积累和胼胝质的沉积第36-37页
   ·辣椒叶片POD、SOD、CAT酶活性分析第37-38页
   ·AR156在辣椒根围定殖能力第38-39页
   ·AR156对辣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9页
  3 讨论第39-43页
 第四章 BBS家族在番茄根围定殖能力的测定第43-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植物与菌剂培养第45页
   ·实验设计第45-46页
   ·生防菌对番茄青枯病的温室防效测定第46页
   ·生防菌对番茄的促生作用测定第46-47页
   ·生防菌在番茄根围的定殖能力测定第47页
   ·数据分析第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生防菌对番茄青枯病的温室防治效果第47-48页
   ·生防菌对番茄的温室促生效果第48-50页
   ·生防菌在番茄根围定殖能力第50-52页
     ·AR156单剂和合剂在番茄根围的定殖情况第50页
     ·SM21单剂和合剂在番茄根围的定殖情况第50-51页
     ·XY21单剂和合剂在番茄根围的定殖情况第51-52页
  3 讨论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申请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酶溶杆菌Lsp蛋白质与NRPS/PKS基因簇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转popW基因烟草的鉴定及其抗病抗氧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