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

玄德与明德--《老子》与《大学》“德”思想研究的一个视角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1、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2页
   ·研究现状第12-15页
2、一体两面——先秦“德”思想脉络第15-24页
   ·“德”的基础内涵第15-19页
   ·“玄德”与“明德”的可能之维第19-24页
3、形上之德——《老子》的“玄德”第24-51页
   ·“玄”第24-31页
     ·“玄”的具体内涵第24-27页
     ·玄览、玄通、玄同第27-31页
   ·“明”第31-38页
     ·明与不明第31-34页
     ·由微明而明达至袭明第34-35页
     ·由自知不自见到知常而明道第35-38页
   ·概述《老子》中的“德”第38-43页
   ·“玄德”之意第43-51页
     ·“玄德”的形上意蕴第44-47页
     ·“玄德”的认知意义第47-51页
4、具体之德——《大学》的“明德”第51-66页
   ·“明德”之基础义第54-56页
   ·“明德”之诠释义第56-61页
     ·朱熹注“明德”第56-59页
     ·阳明释“明德”第59-61页
   ·“明德”的哲学内涵第61-66页
     ·“明德”的自觉品格第61-64页
     ·“明德”的伦理意蕴第64-66页
5、“玄德”与“明德”的理论视域第66-68页
   ·“玄德”与道,“明德”向善第66页
   ·圣人之“玄德”,人之“明德”第66-67页
   ·“玄德”无目的,“明德”是自觉的第67-68页
   ·“玄德”合乎必然,“明德”合乎当然第68页
6、总结与思考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后记第76-77页
读研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兰·布鲁姆批评思想研究
下一篇:上海社区学校发展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