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20页 |
1 绪论 | 第20-4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6页 |
·研究背景 | 第20-22页 |
·问题提出 | 第22-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6-3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6-3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1-3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36-39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39-42页 |
·研究内容 | 第39-40页 |
·论文结构 | 第40-42页 |
2 我国高速铁路网旅客换乘需求分析 | 第42-60页 |
·旅客换乘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1页 |
·铁路角度影响因素 | 第43-48页 |
·旅客角度影响因素 | 第48-51页 |
·我国高速铁路换乘客流规模分析 | 第51-59页 |
·分级节点系统 | 第51-52页 |
·换乘客流OD规模估算方法 | 第52-56页 |
·换乘客流OD规模估算结果 | 第56-57页 |
·估算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3 列车接续方案的定义及编制流程设计 | 第60-84页 |
·列车接续方案基础理论 | 第60-64页 |
·定义及构成要素 | 第60-62页 |
·列车接续的性质 | 第62-64页 |
·高速铁路列车接续方案编制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页 |
·列车接续服务设计需求分析 | 第64-77页 |
·放射路网接续方案特征分析 | 第65-68页 |
·网状路网接续方案特征分析 | 第68-74页 |
·接续枢纽列车接续组织分析 | 第74-76页 |
·欧洲铁路列车接续给我国高速铁路的启示 | 第76-77页 |
·高速铁路列车接续方案编制流程设计 | 第77-82页 |
·适合我国高速铁路的列车接续方案编制流程 | 第77-80页 |
·周期性列车接续方案编制流程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4 周期性列车运行图接续约束生成模型 | 第84-110页 |
·周期性列车接续备选集生成方法 | 第84-91页 |
·列车接续备选集 | 第84-85页 |
·备选列车接续生成策略 | 第85-87页 |
·列车接续枢纽选择 | 第87-90页 |
·备选列车接续优化流程分析 | 第90-91页 |
·列车接续冲突 | 第91-97页 |
·列车接续冲突的描述 | 第91-94页 |
·列车接续判断标准 | 第94-95页 |
·列车接续冲突搜索算法 | 第95-97页 |
·列车接续冲突消解策略 | 第97页 |
·列车接续约束生成模型 | 第97-101页 |
·符号说明 | 第97-98页 |
·目标函数 | 第98-99页 |
·约束条件 | 第99-101页 |
·案例 | 第101-108页 |
·案例介绍 | 第101-105页 |
·列车接续备选集 | 第105页 |
·列车接续冲突 | 第105-107页 |
·模型求解结果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5 基于备选列车接续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 | 第110-128页 |
·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 | 第110-116页 |
·PESP模型 | 第110-112页 |
·CPF模型 | 第112-114页 |
·模型对比 | 第114-116页 |
·列车接续备选条件下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流程 | 第116-121页 |
·列车接续固定与备选条件下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对比分析 | 第116-118页 |
·列车接续备选条件下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流程设计 | 第118-119页 |
·分类整数圈基 | 第119-121页 |
·基于分类整数圈基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 | 第121-123页 |
·决策变量 | 第121页 |
·目标函数 | 第121-122页 |
·约束条件 | 第122-123页 |
·案例 | 第123-127页 |
·案例介绍 | 第123-124页 |
·模型求解结果 | 第124-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6 周期性列车运行图与列车接续方案综合优化 | 第128-142页 |
·优化思想 | 第128-131页 |
·列车接续方案编制流程分析 | 第128-129页 |
·反馈调整 | 第129-131页 |
·综合优化模型 | 第131-134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132页 |
·优化模型 | 第132-134页 |
·列车接续方案综合优化算法设计 | 第134-135页 |
·算法基本思想 | 第134-135页 |
·算法步骤 | 第135页 |
·案例 | 第135-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2页 |
7 结论 | 第142-146页 |
·研究结论 | 第142-143页 |
·创新点 | 第143-144页 |
·研究展望 | 第14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2页 |
附录A 一次列车接续 | 第152-156页 |
附录B 次列车接续 | 第156-160页 |
附录C 调查问卷 | 第160-16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2-1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