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以潍坊市三所小学为例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 第14-22页 |
一、幸福感 | 第14-15页 |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界定 | 第14页 |
(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5页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页 |
五、问卷量表与样本选择 | 第16-17页 |
(一)问卷量表 | 第16页 |
(二)调查样本的选择 | 第16-17页 |
(三)问卷分析方法 | 第17页 |
六、研究结果 | 第17-22页 |
(一)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分析 | 第17-20页 |
(二)影响小学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访谈研究 | 第22-30页 |
一、访谈对象 | 第22-23页 |
(一)访谈提纲设计 | 第22页 |
(二)访谈样本选择 | 第22-23页 |
(三)实施访谈说明 | 第23页 |
(四)伦理道德的处理 | 第23页 |
二、小学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访谈分析 | 第23-27页 |
(一)积极的择业动机 | 第23-24页 |
(二)学校领导管理人性化 | 第24-25页 |
(三)学生对教师的态度 | 第25-26页 |
(四)学生的成长进步 | 第26-27页 |
三、小学教师职业教师幸福感低的访谈分析 | 第27-30页 |
(一)收入少,社会地位低 | 第27-28页 |
(二)家长的不尊重 | 第28页 |
(三)没有教学自主权 | 第28-29页 |
(四)社会期望值过高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0-35页 |
一、当代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 | 第30-31页 |
(一)工作年限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 第30页 |
(二)学校级别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 第30-31页 |
(三)不同性别间的职业幸福感比较 | 第31页 |
二、影响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 第31-35页 |
(一)小学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 第31-32页 |
(二)造成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低的主要因素 | 第32-35页 |
第五章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 第35-40页 |
一、社会方面 | 第35-36页 |
(一)对教师持合理的期望 | 第35页 |
(二)完善教师保障制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 第35页 |
(三)使教师的职业收入与其社会声望相匹配 | 第35-36页 |
(四)教师保持专业自主权的独立性 | 第36页 |
二、学校管理者方面 | 第36-37页 |
(一)学校对教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 第36-37页 |
(二)学校领导为教师展示才能创造条件 | 第37页 |
(三)组织教师成立合作型的学习组织 | 第37页 |
三、教师自身方面 | 第37-40页 |
(一)与学生多沟通 | 第37-38页 |
(二)多搞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 第38页 |
(三)职业价值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得到提升 | 第38页 |
(四)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38-39页 |
(五) 拥有独处的时间 | 第39-4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附录A | 第42-44页 |
附录B | 第44-45页 |
作者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