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基本理论 | 第16-20页 |
·税收管理及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税收管理 | 第16页 |
·税收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交通运输业含义及特点 | 第17-18页 |
·我国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沿革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基本情况及税收管理状况 | 第20-26页 |
·“营改增”的含义和背景 | 第20-21页 |
·“营改增”的含义 | 第20页 |
·“营改增”的背景 | 第20-21页 |
·“营改增”的理论依据 | 第21页 |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背景 | 第21-22页 |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基本内容 | 第22-24页 |
·课税范围 | 第22页 |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 第22-23页 |
·税率和征收率 | 第23页 |
·应纳税额的计算 | 第23页 |
·税收征管 | 第23-24页 |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的变化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第4章“营改增”给济宁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带来的变化及问题分析 | 第26-37页 |
·税收管理基本情况变化 | 第26-32页 |
·税收政策文件变化 | 第26页 |
·税制安排的变化 | 第26-27页 |
·征收管理的变化 | 第27-28页 |
·征管方法的变化 | 第28-29页 |
·纳税户数的变化 | 第29页 |
·税收成果及效应的变化分析 | 第29-32页 |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32-36页 |
·政策把握和执行存在争议,影响了税收征管质效 | 第32-33页 |
·政策执行未完全到位,影响了改革的成效 | 第33-34页 |
·纳税人数量增加模式多元,国税征管压力加大 | 第34页 |
·征管理念和手段相对陈旧,征管效率亟需提高 | 第34-35页 |
·税收环境不优,税收管理风险较大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国内外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经验借鉴 | 第37-41页 |
·国外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经验借鉴 | 第37-38页 |
·国内“营改增”试点地区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经验借鉴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6章 完善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1-48页 |
·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 第41-42页 |
·明确相关政策规定及细则 | 第41页 |
·适当下调一般纳税人税率 | 第41-42页 |
·进一步扩大抵扣范围 | 第42页 |
·降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 | 第42页 |
·进一步优化税收服务 | 第42-44页 |
·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和辅导力度 | 第42-43页 |
·完善纳税服务举措 | 第43页 |
·积极做好政策执行情况分析调研 | 第43-44页 |
·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 | 第44-46页 |
·加强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监控管理 | 第44页 |
·完善日常税收监管机制 | 第44-45页 |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 第45页 |
·完善涉税信息采集比对机制 | 第45-46页 |
·进一步优化税收环境 | 第46-47页 |
·强化企业财务核算监管 | 第46页 |
·减少地方政府对税收的干预 | 第46页 |
·严厉打击偷逃税等涉税违法行为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