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 第12-14页 |
| ·热误差补偿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 ·课题的主要工作和结构 | 第14-17页 |
| 2 热误差建模理论与应用 | 第17-29页 |
| ·神经网络 | 第17-18页 |
| ·神经网络介绍 | 第17页 |
|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 ·BP神经网络算法实现 | 第18页 |
| ·支持向量机 | 第18-22页 |
| ·支持向量机基本原理 | 第18-21页 |
|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实现 | 第21-22页 |
| ·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理论应用 | 第22-27页 |
| ·温度传感器的布置与关键点的选取 | 第22-23页 |
| ·热误差建模中BP神经网络的应用 | 第23-25页 |
| ·热误差建模中支持向量机的应用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3 嵌入式实时补偿控制器硬件设计与开发 | 第29-47页 |
| ·温度采集模块硬件系统设计 | 第29-32页 |
| ·硬件开发软件介绍 | 第29页 |
| ·开发板硬件抗干扰设计原则与措施 | 第29-30页 |
| ·DS18B20温度传感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 ·单片机温度采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 ·ARM11开发板硬件系统设计 | 第32-43页 |
| ·ARM11开发板硬件资源选择及整体设计 | 第32-33页 |
| ·ARM11驱动设备介绍 | 第33-34页 |
| ·ARM11硬件电路设计 | 第34-39页 |
| ·外围设备电路设计 | 第39-43页 |
| ·JMDM-RS232串口控制器介绍 | 第43-44页 |
| ·机床外部原点偏移 | 第44-46页 |
| ·机床原点偏移原理 | 第44-46页 |
| ·FANUC扩展板与串口控制器硬件通信原理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嵌入式实时补偿控制器软件设计与开发 | 第47-74页 |
| ·嵌入式软件平台的搭建 | 第47-52页 |
| ·Linux操作系统介绍 | 第47页 |
| ·Ubuntu12.04环境配置 | 第47-48页 |
| ·典型的嵌入式开发介绍 | 第48-51页 |
| ·交叉编译及arm-linux-gcc安装 | 第51-52页 |
| ·温度采集模块 | 第52-58页 |
| ·DS18B20温度传感器 | 第52-54页 |
| ·温度采集模块总体结构设计 | 第54-56页 |
| ·上位机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56-58页 |
| ·热误差模型二次开发模块 | 第58-65页 |
| ·基于QT图形界面开发 | 第58-61页 |
| ·BP神经网络在开发板中的二次开发 | 第61-63页 |
| ·LIBSVM支持向量机在开发板中的二次开发 | 第63-65页 |
| ·机床热误差实时补偿模块 | 第65-73页 |
| ·ARM11开发板与FANUC机床通信设计 | 第65页 |
| ·FANUC机床PMC程序设计 | 第65-68页 |
| ·SOCKET介绍及与ARM通信方案 | 第68-70页 |
| ·SIEMENS机床S7-300PLC中TCP通信设计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5 数控机床热误差实时补偿实验 | 第74-80页 |
| ·机床热误差补偿实验 | 第74-79页 |
| ·实验目的及内容 | 第74页 |
| ·FANUC机床热误差补偿实验 | 第74-77页 |
| ·SIEMENS机床热误差补偿实验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7页 |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