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论 | 第11-37页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1-16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8-28页 |
四、 研究内容与范畴约定 | 第28-32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32-34页 |
六、 研究镇域的选取 | 第34-37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依据与评价方法 | 第37-48页 |
第一节 相关理论依据 | 第37-43页 |
一、 政府绩效评价理论 | 第37-39页 |
二、 地方公共治理理论 | 第39-41页 |
三、 公共产品配置理论 | 第41-43页 |
第二节 相关评价方法 | 第43-48页 |
一、 公众满意度评价法 | 第43-45页 |
二、 层次分析法(AHP) | 第45-46页 |
三、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6-48页 |
第二章 镇域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第48-66页 |
第一节 镇域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8-54页 |
一、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第48-49页 |
二、 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遴选及其构建 | 第49-54页 |
第二节 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及检测 | 第54-66页 |
一、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的检测 | 第54-55页 |
二、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与计算 | 第55-66页 |
第三章 镇域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过程研究 | 第66-101页 |
第一节 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研究的镇域概况 | 第66-77页 |
一、 镇域政府公共服务的投入与支出 | 第66-73页 |
二、 镇域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现状 | 第73-77页 |
第二节 绩效评价过程及其结果分析 | 第77-101页 |
一、 实施模糊综合评价 | 第77-98页 |
二、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98-101页 |
第四章 镇域政府公共服务绩效提升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 第101-112页 |
第一节 完善绩效评价的配套制度 | 第101-104页 |
一、 厘定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政府掌舵能力 | 第101-102页 |
二、 建立有效绩效评价机制,强化绩效评价功能 | 第102-103页 |
三、 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推动绩效评价法制化 | 第103-104页 |
第二节 实现绩效评价的信息化 | 第104-108页 |
一、 实施政务流程再造,推动绩效评价信息化 | 第104-105页 |
二、 选择科学政务服务方式,完善评价信息化 | 第105-106页 |
三、 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实现评价信息化 | 第106-108页 |
第三节 有效利用镇域居民参与形式 | 第108-112页 |
一、 开辟参与新渠道和新形式,构建政民互动响应关系 | 第108-109页 |
二、 设置简便规范参与程序,落实居民参与评价的权利 | 第109-110页 |
三、 建立规范有序的民意调查制度,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 第110-11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一、 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9页 |
附录 | 第119-127页 |
附录 A. 镇域政府公共服务的居民需求与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119-124页 |
附录 B. 镇域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调查表 | 第124-127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