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导论 | 第14-32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4-15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6-27页 |
·贫困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 第21-27页 |
·小结 | 第27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 | 第29-32页 |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9-30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30-32页 |
2 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基础 | 第32-58页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32-47页 |
·关于贫困的概念辨析 | 第32-39页 |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辨析 | 第39-47页 |
·基本公共服务与减贫的理论考察 | 第47-52页 |
·减贫的相关理论考察 | 第47-48页 |
·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 第48-52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减贫的关系 | 第52-55页 |
·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与贫困指标体系的比较 | 第52-53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非均衡是致贫的重要根源 | 第53-54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推进减贫的重要手段 | 第54-55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推动减贫机制长效化 | 第55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影响减贫的机理 | 第55-58页 |
·提高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 | 第55-56页 |
·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率 | 第56页 |
·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摆脱“贫困陷阱” | 第56-57页 |
·系统消除致贫因素,减少贫困人口脆弱性 | 第57-58页 |
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国际借鉴和启示 | 第58-66页 |
·各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经验借鉴 | 第58-62页 |
·美国 | 第58-59页 |
·澳大利亚 | 第59-60页 |
·日本 | 第60-61页 |
·印度 | 第61-62页 |
·国际经验的启示 | 第62-66页 |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均等化是减贫的重要手段 | 第62页 |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应与经济发展阶段和财力水平相适应 | 第62-63页 |
·处理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财政分配关系 | 第63-64页 |
·根据国情,合理选择模式和划分具体责任 | 第64-65页 |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 | 第65-66页 |
4 我国农村扶贫模式与反贫困政策转变 | 第66-88页 |
·我国农村扶贫模式的历史演进和现状 | 第66-75页 |
·我国农村扶贫模式的历史演进 | 第66-69页 |
·扶贫开发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第69-72页 |
·我国农村扶贫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 第72-75页 |
·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调整 | 第75-82页 |
·我国贫困性质的演变要求反贫困政策调整 | 第75-78页 |
·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需要反贫困政策调整 | 第78-81页 |
·我国扶贫目标的转变 | 第81页 |
·农村反贫困政策调整 | 第81-82页 |
·基本公共服务与开发式扶贫的关系分析 | 第82-85页 |
·基本公共服务与开发式扶贫的联系 | 第82-84页 |
·基本公共服务与开发式扶贫的区别 | 第84-85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新阶段扶贫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85-88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新阶段扶贫中的地位 | 第85-86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在新阶段扶贫中的作用 | 第86-88页 |
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减贫的基本逻辑和路径 | 第88-102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减贫的基本逻辑 | 第88-91页 |
·逻辑起点:贫困人口可行能力不足 | 第88-89页 |
·现实靶点:贫困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不足 | 第89-90页 |
·基本方式:将减贫目标纳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第90-91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减贫的基本路径 | 第91-93页 |
·投入阶段 | 第91-92页 |
·产出阶段 | 第92-93页 |
·制度保障 | 第93页 |
·公共财政在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减贫中的职责和作用 | 第93-97页 |
·基本公共服务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 第93-94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减贫过程中公共财政的定位 | 第94-95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减贫的主要财政手段 | 第95-97页 |
·近些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减贫的主要政策 | 第97-102页 |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 | 第97-98页 |
·持续推进农村基本教育制度改革 | 第98-99页 |
·逐步推进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改革 | 第99-100页 |
·不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改革 | 第100-102页 |
6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减贫的实证分析 | 第102-138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贫困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102-108页 |
·指标和数据说明 | 第102-105页 |
·模型估计和结果 | 第105-108页 |
·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存在问题及其对减贫的阻碍 | 第108-138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第108-112页 |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 第112-121页 |
·基本公共服务地区非均等 | 第121-130页 |
·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差异大 | 第130-138页 |
7 农村公共服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财政视角 | 第138-150页 |
·中国宏观发展战略导致的财政投入不足 | 第138-139页 |
·财政体制不完善 | 第139-147页 |
·基本公共服务责任划分不合理 | 第139-142页 |
·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作用弱 | 第142-147页 |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 第147页 |
·财政体制改革渐进性的消极影响 | 第147-148页 |
·公共服务供给与地方政府偏好激励不兼容 | 第148-150页 |
8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 第150-166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的路径和目标 | 第150-153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150-151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革的目标选择 | 第151-153页 |
·减贫目标融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措施 | 第153-157页 |
·将扶贫目标融入到公共政策制定和制度改革过程中 | 第153页 |
·建立包含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发展型贫困线 | 第153页 |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与扶贫开发项目的衔接 | 第153-154页 |
·构建地理区域瞄准机制 | 第154-155页 |
·探索建立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 | 第155页 |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 | 第155-156页 |
·建立健全农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 第156-157页 |
·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减贫的财政体制改革政策建议 | 第157-166页 |
·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 | 第157-158页 |
·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 第158-161页 |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161-163页 |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 | 第163-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6页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第176-178页 |
后记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