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导论 | 第13-27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第一章 先秦秦汉令之演变 | 第27-55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27-30页 |
第二节 先秦令及相关问题 | 第30-39页 |
一、先秦令概观 | 第30-33页 |
二、李悝撰《法经》及秦汉“律令”相关问题辨 | 第33-39页 |
第三节 秦汉之令问题 | 第39-55页 |
一、秦汉令概观 | 第39-43页 |
二、秦汉令的制定 | 第43-48页 |
三、秦汉令的性质 | 第48-55页 |
第二章 魏晋令的制定及其流变 | 第55-77页 |
第一节 魏晋令的制定 | 第55-63页 |
第二节 魏晋令之流变 | 第63-71页 |
第三节 略论魏科 | 第71-77页 |
第三章 晋令具体令篇研究 | 第77-110页 |
第一节 综论晋令及其周边 | 第77-90页 |
一、晋令概观 | 第77-84页 |
二、晋令之修订 | 第84-90页 |
第二节 晋令具体令篇分析 | 第90-110页 |
一、《官品令》之分析 | 第90-93页 |
二、《户令》、《户调令》之分析 | 第93-96页 |
三、《服制令》之分析 | 第96-100页 |
四、《关市令》之分析 | 第100-103页 |
五、《狱官令》、《鞭杖令》之分析 | 第103-110页 |
第四章 魏晋令制之地位及对后世之影响 | 第110-120页 |
第一节 魏晋令在整个法律体系及官僚制度中之地位与作用 | 第110-115页 |
第二节 魏晋令制对后世之影响 | 第115-120页 |
结论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0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130-132页 |
后记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