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6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3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21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8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8-21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1-22页
     ·研究思路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2页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2-26页
     ·研究内容第22-25页
     ·创新点第25-26页
第二章 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第26-42页
   ·产业区位理论第26-31页
     ·马歇尔产业区理论第26-27页
     ·新产业区理论第27-30页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第30-31页
   ·增长极理论第31-33页
   ·新经济地理理论第33-34页
   ·交易成本理论第34-35页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第35-40页
   ·主流经济学的分工理论第40页
   ·信息经济学理论第40-42页
第三章 产业集群的类型、特点及其竞争优势第42-54页
   ·产业集群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第42-47页
     ·产业集群的含义第42-43页
     ·产业集群的基本类型第43-47页
   ·产业集群的特点第47-50页
     ·区域集聚性强第48页
     ·企业专业化分工突出第48-49页
     ·产品市场渗透力强第49页
     ·合作竞争力强第49-50页
     ·内在创新环境的优越性第50页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第50-54页
     ·有利于区域产业集群优势的确立第50-51页
     ·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第51页
     ·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第51-52页
     ·产业集群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第52-53页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第53-54页
第四章 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的思路与模式第54-71页
   ·基于区域优势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第54-58页
     ·区域优势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第54-55页
     ·区域优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与模式—以济宁市优势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第55-58页
   ·基于区域优势文化资源的系统开发第58-61页
     ·区域优势文化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第58-59页
     ·区域优势文化资源系统开发的思路与模式—以济宁市优势文化资源的系统开发为例第59-61页
   ·基于区域传统龙头产业的拓展与延伸—以山东寿光优势(龙头)蔬菜产业为例第61-64页
     ·寿光传统优势蔬菜产业发展概况第62页
     ·寿光传统优势蔬菜产业拓展与延伸发展的思路第62-64页
     ·寿光传统优势蔬菜产业拓展与延伸发展的模式第64页
   ·基于区位优势的吸聚与转移第64-67页
     ·区位优势的界定第64-65页
     ·基于区位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以东莞PC产业集群为例第65-67页
     ·基于区位优势的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67页
   ·基于区域优势科技成果的研发与产业化第67-68页
     ·区域优势“科技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第67-68页
     ·区域优势“科技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思路与模式第68页
   ·基于区域优势创意的迸发与实现第68-71页
     ·对“创意”与“创意产业”的界定第68-69页
     ·区域优势“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以日本为例第69页
     ·区域优势“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济宁的启示第69-71页
第五章 政府在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第71-85页
   ·政府介入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分析第71-75页
     ·政府参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依据第71-73页
     ·政府参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依据第73-75页
   ·政府在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职能定位第75-79页
     ·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者第75-76页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第76-77页
     ·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者第77-78页
     ·市场环境的监督维护者第78-79页
   ·典型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第79-85页
     ·美国硅谷电子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第79-80页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第80-82页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第82-85页
第六章 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第85-100页
   ·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第85-88页
   ·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评价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第88-94页
     ·网络层次分析法介绍第88页
     ·构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第88-89页
     ·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计算第89-94页
   ·济宁市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评价的实证分析第94-100页
     ·济宁市四个千亿级产业发展概况第94-97页
     ·济宁市四大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及结果第97-100页
第七章 济宁市政府推进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性建议第100-113页
   ·济宁市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100-103页
     ·济宁市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100-102页
     ·济宁市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02-103页
   ·政府制定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应遵循的原则第103-104页
   ·济宁市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对策性建议第104-113页
     ·强化集群理念第104-105页
     ·科学制定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第105-106页
     ·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第106-108页
     ·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第108-109页
     ·打造区域品牌第109-111页
     ·推进产业集群的低碳化、生态化发展第111-113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13-116页
   ·结论第113-114页
   ·展望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1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成本的产品保证与模块化关联研究
下一篇:工程进度网络中工时的相依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