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木聚糖概述 | 第9页 |
·木聚糖酶 | 第9-10页 |
·木聚糖酶简介 | 第9-10页 |
·木聚糖酶的催化机理 | 第10页 |
·木聚糖酶的分类 | 第10页 |
·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1家族木聚糖酶的主要结构特征 | 第10-11页 |
·11家族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 第11-12页 |
·11家族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12-15页 |
·木聚糖酶的应用 | 第15-17页 |
·造纸工业 | 第15页 |
·饲料工业 | 第15-16页 |
·纺织工业 | 第16页 |
·食品工业 | 第16页 |
·木聚糖酶降解产物的应用 | 第16-17页 |
·能源工业 | 第17页 |
·本课题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立题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34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2页 |
·菌种与载体 | 第19页 |
·工具酶与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主要软件和网站 | 第20页 |
·PCR引物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21页 |
·常用溶液的配置 | 第21-22页 |
·AoXyn11A氨基端引入氢键和二硫键的实验方法 | 第22-32页 |
·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和分析 | 第22-23页 |
·同源建模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3页 |
·突变酶基因的构建 | 第23-25页 |
·感受态 E. coli JM109 的制备 | 第25页 |
·重组克隆质粒的连接与转化 | 第25-26页 |
·重组子的鉴定筛选和保存测序 | 第26页 |
·碱法提取质粒 | 第26-27页 |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 | 第27页 |
·重组质粒的连接、转化、筛选和鉴定 | 第27-28页 |
·重组表达质粒线性化和纯化回收 | 第28-29页 |
·感受态 P. pastoris GS115 的制备 | 第29页 |
·电击转化感受态 P. pastoris GS115 酵母 | 第29-30页 |
·重组酵母的筛选和诱导表达 | 第30页 |
·诱导表达产物分析鉴定 | 第30-31页 |
·酶学性质分析 | 第31-32页 |
·AoXyn11A氨基端引入咪唑环的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和分析 | 第32页 |
·突变酶基因 AoXyn11AN9H序列的构建 | 第32-33页 |
·构建重组克隆质粒pUCm-T-AoXyn11AN9H | 第33页 |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AoXyn11AN9H | 第33页 |
·对 P. pastoris GS115 的转化、筛选和诱导表达 | 第33页 |
·诱导表达产物的鉴定与分析 | 第33页 |
·酶学性质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50页 |
·氢键和二硫键对AoXyn11A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43页 |
·氨基酸序列比对、同源建模和动力学模拟 | 第34-35页 |
·突变木聚糖酶基因的扩增 | 第35-36页 |
·重组克隆质粒的构建 | 第36-37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7-38页 |
·诱导表达产物鉴定 | 第38-39页 |
·酶学性质鉴定 | 第39-41页 |
·突变对酶三维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进一步的推论 | 第43页 |
·组氨酸对AoXyn11A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50页 |
·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同源建模 | 第43-44页 |
·杂合木聚糖酶基因的构建 | 第44-45页 |
·构建重组克隆质粒 | 第45页 |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 第45页 |
·对 P. pastoris GS115 的转化、筛选和诱导表达 | 第45-46页 |
·诱导表达产物鉴定 | 第46-47页 |
·酶学性质鉴定 | 第47-49页 |
·突变对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主要结论 | 第50页 |
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