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广西高校女硕士研究生婚恋观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第一节 选题依据第11-12页
  一、社会多元化发展第11页
  二、我国高校女研究生婚恋方面的困扰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2页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第13-14页
  一、女研究生恋爱的观念和态度第13页
  二、女研究生择偶的观念和态度第13页
  三、女研究生的婚姻家庭事业的观念和态度第13页
  四、女研究生的婚前婚后“性行为”的观念和态度第13-14页
 第四节 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4-17页
  一、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 质性研究第14页
   (二) 文献法第14-15页
  二、研究对象第15-16页
   (一) 研究对象范围第15页
   (二) 研究对象选择方法第15页
   (三)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第15-16页
  三、访谈资料收集第16-17页
   (一) 访谈方式第16-17页
   (二) 访谈资料的分析方法第17页
第二章 婚恋观理论、概念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7-25页
 第一节 婚恋观理论及概念第17-20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20-24页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一) 女研究生婚恋观的区域性研究第20-21页
   (二) 婚恋观不同群体中的比较研究第21页
   (三) 女研究生婚恋观的结构性探讨第21-22页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一) 高校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研究第22-23页
   (二) 择偶标准和婚恋影响因素研究第23页
   (三) 爱情对婚恋的影响研究第23-24页
 第三节 已有研究的缺憾第24-25页
  一、从研究对象来看第24页
  二、从研究内容上看第24页
  三、从研究方法上看第24-25页
第三章 女研究生婚恋观的研究结果与现状分析第25-51页
 第一节 女研究生关于恋爱的观点和态度第25-32页
  一、女研究生恋爱动机第25-27页
   (一) 恋爱动机的现状第25-26页
   (二) 恋爱动机的现状分析第26-27页
  二、女研究生恋爱主动性第27-29页
   (一) 恋爱主动性的现状第27-28页
   (二) 恋爱主动性的现状分析第28-29页
  三、男女朋友之间的经济消费情况第29-31页
   (一) 经济消费方式的现状第30-31页
   (二) “AA制的消费模式”的现状分析第31页
  四、小结第31-32页
 第二节 女研究生关于择偶的基本观点和态度第32-40页
  一、女研究生择偶的主动性第32-33页
   (一) 择偶主动性的现状第32-33页
   (二) 择偶态度现状分析第33页
  二、女研究生的择偶标准第33-35页
   (一) 择偶标准的现状第33-35页
   (二) 择偶标准的现状分析第35页
  三、女研究生择偶圈第35-38页
   (一) 择偶圈的现状第35-37页
   (二) 择偶圈的的现状分析第37-38页
  四、女研究生的“门当户对”观第38-39页
   (一) “门当户对”观的现状第38-39页
   (二) “门当户对”观的现状分析第39页
  五、小结第39-40页
 第三节 女研究生对婚姻、家庭、事业的态度第40-47页
  一、女研究生的女强人观第40-42页
   (一) 女强人观的现状第40-42页
   (二) 女研究生的女强人观的现状分析第42页
  二、爱情与婚姻的抉择第42-44页
   (一) 爱情与婚姻的抉择的现状第43页
   (二) 爱情与婚姻的现状分析第43-44页
  三、事业与家庭的抉择第44-46页
   (一) 事业与家庭的抉择的现状第44-45页
   (二) 事业与家庭抉择的现状分析第45-46页
  四、小结第46-47页
 第四节 女研究生关于婚前婚后“性”行为的态度和观点第47-51页
  一、女研究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观点第47-48页
   (一) 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观点的现状第47-48页
   (二) 对婚前性行为的现状分析第48页
  二、女研究生对婚外性行为的态度和观点第48-50页
   (一) 婚外性行为态度和观点现状第49页
   (二) 婚外性行为的态度和观点的现状分析第49-50页
  三、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研究结论、研究建议和反思第51-56页
 第一节 通过对广西高校女硕士研究生的婚恋观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第51-52页
 第二节 教育对策和建议第52-53页
 第三节 研究反思第53-56页
  一、研究信度第53-54页
  二、研究效度第54页
  三、未来展望研究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一第58-59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学视角下的大学有效教学探究
下一篇:广西高师院校师资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