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教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6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5-16页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教学的一般理论探讨第16-22页
 (一) 思想品德课开放教学的概念界定第16-17页
 (二) 思想品德课开放教学的特点第17-19页
  1. 主体性第17页
  2. 动态性第17-18页
  3. 实效性第18-19页
 (三) 思想品德课开放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借鉴第19-22页
  1. 杜威的开放教学理论第19页
  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第19-21页
  3. 思想品德课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第21-22页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和原则第22-26页
 (一) 初中思想品德开放教学实施的必要性第22-23页
  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要求第22页
  2. 开放教学是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需要第22-23页
  3. 开放教学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的需要第23页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教学实施的原则第23-26页
  1. 创新性原则第23-24页
  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第24-25页
  3. 适度原则第25-26页
三、 初中思想品德开放教学的实施策略第26-40页
 (一) 开放教学目标第26-27页
 (二) 开放教学内容第27-28页
  1. 教学内容要贴近社会和学生实际第27页
  2. 教学内容要打破学科的界限第27-28页
  3. 对课程资源“二次开发”第28页
 (三) 开放组织形式第28-30页
  1. 打开班级的墙壁,促进班与班的合作第29页
  2. 打开年级的墙壁,促进不同年级的合作第29-30页
  3. 班级内部多样化座位排列第30页
 (四) 开放教学方法和手段第30-35页
  1. 在课堂内部采取分组合作探究教学第30-31页
  2. 体验教学第31-33页
  3. 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第33-34页
  4.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灵活应用第34-35页
 (五) 开放教学时空第35-38页
  1. 开放教学时间第35-36页
  2. 开放教学空间第36-38页
 (六) 开放教学评价第38-40页
  1. 开放评价主体第38页
  2. 开放评价内容第38-39页
  3. 开放评价方式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6页
后记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培养初中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