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高校教授委员会制度研究--基于“应然形态—规章形态—运作形态”三维视角的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绪论第11-19页
 (一) 问题提出第11页
 (二) 研究综述第11-16页
 (三) 研究目的第16页
 (四) 研究设计第16-17页
 (五) 创新之处第17-18页
 (六) 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 应然层面的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第19-25页
 (一) 大学教授委员会的本质与职能第19-22页
  1. 本质:教授参与大学治理第19页
  2. 宗旨:教授治校与学术自由第19-20页
  3. 使命:促进大学发展第20-22页
 (二) 大学教授委员会与现代大学制度第22-25页
  1. 外部治理结构第22-23页
  2. 内部治理结构第23-25页
二、 规章文本层面的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第25-31页
 (一) 教授委员会的性质与角色第25-27页
  1. 决策机构第25-26页
  2. 执行机构第26页
  3. 咨询机构第26-27页
 (二) 教授委员会的结构与运作第27-28页
  1. 组织构成第27-28页
  2. 运作机制第28页
 (三) 教授委员会的职责与权限第28-31页
  1. 学术方面的职责与权限第28-29页
  2. 校政方面的职责与权限第29-31页
三、 现实维度的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第31-37页
 (一) 教授委员会的现实运作及其成效第31-33页
  1. 促进决策优化第31页
  2. 保障学术自由第31-32页
  3. 推动学术研究第32页
  4. 改善人才培养第32-33页
 (二) 教授委员会制度的现实问题第33-37页
  1. 职责定位方面的问题第33页
  2. 议事规则方面的问题第33-34页
  3. 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第34-35页
  4. 权力行使方面的问题第35页
  5. 遴选程序方面的问题第35-37页
四、 大学教授委员会三维度的偏离与回归第37-43页
 (一) 三维度偏离的归因分析第37-40页
  1. 历史角度的分析第37-38页
  2. 教育体制角度的分析第38-39页
  3. 高校治理制度角度的分析第39-40页
  4. 高校教师角度的分析第40页
 (二) 三层面归一的路径探索第40-43页
  1. 保障大学自治空间第40-41页
  2.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第41-42页
  3. 转变高校教师观念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后记第48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校治理中的教师参与问题研究--基于学界“问题域”视角的分析
下一篇: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第四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