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出饭特性的QTL分析和胶稠度qGC-10的精细定位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1页 |
·稻米品质性状 | 第12-13页 |
·加工品质 | 第12页 |
·外观品质 | 第12-13页 |
·蒸煮食味品质 | 第13页 |
·营养品质 | 第13页 |
·稻米胚乳相关品质性状的遗传 | 第13-16页 |
·AC 的遗传 | 第14页 |
·GT 的遗传 | 第14页 |
·GC 的遗传 | 第14-15页 |
·RVA 谱的遗传 | 第15页 |
·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第15-16页 |
·“两优培九”的品质特性 | 第16页 |
·稻米出饭特性 | 第16-18页 |
·出饭特性的评价指标 | 第16-17页 |
·出饭特性的遗传 | 第17-18页 |
·稻米品质分子聚合育种 | 第18-21页 |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原理 | 第18-19页 |
·MAS 的基本程序 | 第19页 |
·转基因育种 | 第19页 |
·MAS 育种实践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水稻出饭特性 QTL 分析 | 第21-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供试材料 | 第21页 |
·田间种植 | 第21页 |
·米粒浸泡处理 | 第21页 |
·米粒膨胀性和延伸性的考察 | 第21-22页 |
·SNP 连锁图谱构建 | 第22页 |
·QTL 定位和数据分析 | 第22页 |
·胚乳总 RNA 提取 | 第22-23页 |
·cDNA 反转录程序 | 第23页 |
·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Q-PCR)程序 | 第23页 |
·实验结果 | 第23-30页 |
·双亲及 RIL 群体出饭性状的变幅及表型值分析 | 第23-26页 |
·出饭特性相关性分析 | 第26页 |
·稻米出饭特性 QTL 定位 | 第26-30页 |
·Wx 基因在双亲胚乳中的表达量分析 | 第30页 |
·试验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水稻胶稠度 qGC-10 的精细定位 | 第31-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田间种植 | 第31页 |
·表型鉴定 | 第31页 |
·SNP 连锁图谱构建与数据分析 | 第31页 |
·DNA 提取 | 第31-32页 |
·PCR 反应 | 第32页 |
·电泳检测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7页 |
·双亲和 RIL 群体 GC 值的分布特征 | 第33-34页 |
·胶稠度 qGC-10 初定位 | 第34-35页 |
·qGC-10 近等基因系及 BC3F2群体构建 | 第35-36页 |
·胶稠度 qGC-10 精细定位 | 第36-37页 |
·试验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8-40页 |
·出饭特性 QTL 分析 | 第38-39页 |
·水稻粒型与出饭特性的关系 | 第38页 |
·出饭特性的遗传研究 | 第38-39页 |
·qGC-10 的遗传分析 | 第39页 |
·qGC-10 初定位 | 第39页 |
·qGC-10 精细定位 | 第39页 |
·全文总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