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1页 |
·土壤镉污染的现状 | 第15页 |
·土壤镉污染的来源 | 第15页 |
·土壤镉污染的危害 | 第15-17页 |
·对植物的危害 | 第16-17页 |
·对人体的危害 | 第17页 |
·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的作用 | 第17-18页 |
·促进植物生长 | 第17-18页 |
·提高植物抗病性 | 第18页 |
·提高植物抗逆性 | 第18页 |
·植物耐镉机制 | 第18-19页 |
·根系阻隔 | 第18-19页 |
·螯合作用 | 第19页 |
·液泡区隔 | 第19页 |
·细胞壁束缚 | 第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水稻根系耐镉促生菌的筛选 | 第21-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耐镉细菌的分离 | 第21页 |
·耐镉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1页 |
·镉胁迫下伯克氏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1页 |
·耐镉细菌对水稻促生效应 | 第2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耐镉菌株的获得 | 第22页 |
·耐镉菌株的生长曲线 | 第22-23页 |
·镉胁迫下伯克氏菌的生长曲线 | 第23页 |
·耐镉菌株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页 |
·讨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镉胁迫下伯克氏菌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初生幼苗耐镉性的影响 | 第25-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供试材料 | 第25页 |
·菌株生长条件及接种菌剂的制备 | 第25页 |
·发芽实验 | 第25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5-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伯克氏菌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6-27页 |
·伯克氏菌对镉胁迫下水稻初生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27-28页 |
·伯克氏菌对镉胁迫下水稻初生幼苗耐镉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伯克氏菌对不同基因型水稻耐镉性和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 第30-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供试材料 | 第30页 |
·试验设计 | 第30页 |
·沙培盆栽实验 | 第30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0-31页 |
·镉的亚细胞分布 | 第31页 |
·镉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植物螯合肽的测定 | 第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伯克氏菌对不同基因型水稻耐镉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水稻根系形态 | 第33页 |
·伯克氏菌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根系中镉的亚细胞分布 | 第35-36页 |
·PCs 含量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第五章 伯克氏菌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各器官镉积累的影响 | 第39-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供试材料 | 第39页 |
·土培盆栽实验 | 第39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9页 |
·镉含量的测定 | 第39页 |
·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伯克氏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伯克氏菌对水稻各个器官 Cd 积累的影响 | 第41-45页 |
·根系镉含量 | 第41-42页 |
·水稻茎秆镉含量 | 第42-43页 |
·叶片镉含量 | 第43-44页 |
·籽粒镉含量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第六章 不同基因型大麦耐镉性差异及其相关机理研究 | 第46-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供试材料 | 第46页 |
·水培实验 | 第46页 |
·镉的亚细胞分离 | 第46-47页 |
·镉不同化学形态的提取 | 第47页 |
·耐性系数及转移系数的计算 | 第47页 |
·镉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植物螯合肽(PCs)的测定 | 第47页 |
·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大麦耐镉品种的筛选 | 第48页 |
·耐镉能力和镉的累积转运能力在大麦基因型间的差异 | 第48-49页 |
·镉的亚细胞分布 | 第49-50页 |
·镉的化学形态 | 第50-52页 |
·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大麦的 PCs 含量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第七章 不同基因型大麦耐镉性和各器官镉积累特性的研究 | 第55-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土培实验 | 第55页 |
·耐性系数的计算 | 第55页 |
·镉含量的测定 | 第55-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4页 |
·不同基因型大麦耐镉能力差异 | 第56-57页 |
·不同基因型大麦各器官镉积累的差异 | 第57-64页 |
·小结 | 第64页 |
·讨论 | 第64-65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5-67页 |
·耐镉促生菌的筛选 | 第65页 |
·伯克氏菌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65页 |
·伯克氏菌对不同基因型水稻耐镉性的影响 | 第65页 |
·伯克氏菌对水稻吸收 Cd 的影响 | 第65页 |
·伯克氏菌提高水稻耐镉机理 | 第65-66页 |
·不同基因型大麦耐镉能力差异 | 第66页 |
·不同基因型大麦各器官吸收积累 Cd 的差异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