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贝叶斯推理的逻辑哲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导论第12-2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16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0页
 三、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四、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第21-26页
  (一) 研究的难点及拟创新点第21-23页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23-26页
第一章 归纳疑难与归纳逻辑问题第26-38页
 第一节 归纳疑难第26-28页
 第二节 波普尔对归纳疑难的论证第28-34页
     ·从实践中的科学方法看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第30-32页
     ·贝叶斯推理:一种具有客观主义理想的归纳推理第32-34页
 第三节 归纳逻辑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4-38页
第二章 贝叶斯推理的逻辑机制第38-66页
 第一节 概率演算第38-60页
     ·概率公理及其定理第38-45页
     ·条件概率和合取规则第45-51页
     ·贝叶斯定理第51-52页
     ·贝叶斯定理的可应用性第52-55页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贝叶斯定理的恰当性第55-60页
 第二节 概率解释第60-66页
     ·逻辑解释第60-61页
     ·主观解释第61-62页
     ·非认识论解释:频率和机遇第62-64页
     ·从客观到主观:一个连续的谱系第64-66页
第三章 非贝叶斯推理:显著性检验和估计第66-108页
 第一节 非贝叶斯推理及其证伪主义第66-69页
     ·非贝叶斯推理第67-68页
     ·非贝叶斯中的证伪主义第68-69页
 第二节 非贝叶斯推理中显著性检验的不同表述第69-91页
     ·费舍尔的显著性检验第70-78页
     ·内曼-皮尔逊显著性检验第78-82页
     ·显著性和归纳显著性的比较第82-90页
     ·检验合成假设第90-91页
     ·一个一致最大功率无偏检验(UMPU)第91页
 第三节 非贝叶斯估计理论第91-102页
     ·点估计第91-96页
     ·区间估计第96-102页
 第四节 抽样第102-108页
     ·随机抽样第102-103页
     ·判断抽样第103页
     ·对判断抽样的异议第103-104页
     ·判断抽样的优点第104-105页
  简要的评论第105-108页
第四章 统计理论中的贝叶斯推理第108-126页
 第一节 对贝叶斯归纳主观性的质疑第108-113页
     ·对正态总体均值的估计第109-111页
     ·估计二项比例第111-112页
     ·可信区间和置信区间第112-113页
 第二节 平稳估计原理的应用第113-115页
 第三节 对证据的刻画:以掷币过程为例第115-118页
 第四节 抽样第118-119页
 第五节 因果假设检验中贝叶斯归纳的使用第119-126页
     ·临床试验的贝叶斯分析第120-122页
     ·无随机化过程的临床实验第122-126页
第五章 贝叶斯网络:贝叶斯推理的应用第126-140页
 第一节 贝叶斯网络概述第126-133页
     ·贝叶斯网络的要素第126-128页
     ·贝叶斯网络的分类第128-133页
 第二节 贝叶斯网络的推理模式第133-138页
     ·贝叶斯网络学习第133-134页
     ·基于因果关系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第134-135页
     ·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第135-136页
     ·贝叶斯网络推理第136-138页
 第三节 贝叶斯网络推理的恰当性和可应用性第138-140页
第六章 关于贝叶斯推理的考察和展望第140-172页
 第一节 客观与主观:归纳逻辑中相辅相成的两方面第140-155页
     ·经典归纳逻辑:卡尔纳普方案第141-143页
     ·主观化归纳逻辑:德·芬内蒂方案第143-147页
     ·超越经典:新奇归纳逻辑的兴起第147-155页
 第二节 蒙提霍尔疑难的认知阐释和逻辑解析第155-165页
     ·蒙提霍尔疑难的提出第155-162页
     ·蒙提霍尔疑难的逻辑解第162-164页
     ·蒙提霍尔疑难给我们的启示第164-165页
 第三节 因明论式视野中的确证悖论第165-172页
     ·因明三支论式的逻辑特征第165-166页
     ·绿蓝悖论新解第166-168页
     ·渡鸦悖论新解第168-172页
结语第172-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4页
 一、英文参考文献第178-183页
 二、中文参考文献第183-184页
致谢第184-186页
个人简历和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86-187页
 一、简历第186页
 二、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86-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特根斯坦对罗素判断理论的批判和发展
下一篇:六朝时期比丘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