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对罗素判断理论的批判和发展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导论 | 第14-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论文思路 | 第22-23页 |
第一章 罗素的判断理论 | 第23-49页 |
第一节 命题的结构和真值 | 第23-31页 |
·判断中命题的构成 | 第24-28页 |
·命题中词项的统一 | 第28-31页 |
第二节 真理符合论 | 第31-41页 |
·判断中的实体 | 第32-36页 |
·被判断的命题中词项的复合 | 第36-41页 |
第三节 逻辑形式 | 第41-49页 |
·先验的逻辑形式 | 第41-45页 |
·逻辑形式的复合作用 | 第45-49页 |
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的命题、意义和图像 | 第49-124页 |
第一节 逻辑主义 | 第49-63页 |
·对逻辑主义的批判 | 第50-56页 |
·逻辑形式 | 第56-57页 |
·逻辑规范 | 第57-60页 |
·逻辑与思维的一致性 | 第60-63页 |
第二节 命题 | 第63-93页 |
·基本命题的特征 | 第65-74页 |
·对象的联结 | 第74-79页 |
·指称对象的方式 | 第79-93页 |
第三节 意义的图像理论 | 第93-124页 |
·无意义命题的不能被表达 | 第95-103页 |
·基本命题是事实的图像 | 第103-108页 |
·命题中的元素和意义 | 第108-121页 |
·表达意义 | 第121-124页 |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语言和思维 | 第124-165页 |
第一节 命题函项和真值函项 | 第124-142页 |
·命题的两极 | 第124-128页 |
·逻辑常项与命题函项 | 第128-131页 |
·形式语言 | 第131-136页 |
·真与逻辑真 | 第136-142页 |
第二节 逻辑和思维 | 第142-156页 |
·结构性的概念和它的问题 | 第142-145页 |
·逻辑的相容性 | 第145-147页 |
·逻辑的规范性与结构性之间的紧张 | 第147-152页 |
·逻辑,思维和理性 | 第152-156页 |
第三节 逻辑和语言 | 第156-165页 |
·图像和命题的普遍形式 | 第156-160页 |
·命题的普遍形式 | 第160-162页 |
·逻辑和语言的结合 | 第162-165页 |
结语 | 第165-1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68-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4页 |
致谢 | 第174-175页 |
个人简历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