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基于和谐理念的中国软实力建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导论第15-39页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第15-17页
 二、当前国内的软实力研究现状第17-28页
 三、当前中国软实力研究中的不足第28-33页
 四、本项研究的创新与贡献第33-37页
 五、本项研究采用方法第37-39页
第1章 软实力理论与和谐思想第39-67页
   ·“软实力”理论:由来与阐释第39-51页
     ·“软实力”理论提出的背景第39-41页
     ·“软实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41-45页
     ·“软实力”的特征第45-48页
     ·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第48-51页
   ·和谐思想的内涵、源流第51-62页
     ·国外思想家视野中的和谐第51-53页
     ·中国思想家视野中的和谐第53-59页
     ·多维视角下的和谐思想考察第59-62页
   ·和谐思想与软实力建构的关系第62-67页
     ·和谐共赢是软实力建构的内在逻辑要求第62-63页
     ·和谐社会建设是软实力资源培育的基础和动力第63-64页
     ·和谐世界理念是软实力传播与运用的战略支撑第64-66页
     ·软实力构建是中国特色和谐理论的重要实践载体第66-67页
第2章 中国软实力建构的精神资源和实践需要第67-103页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第67-73页
     ·《论语》中的“软实力”思想第67-69页
     ·《道德经》中的“软实力”思想第69-71页
     ·《孙子兵法》中的“软实力”思想第71-73页
   ·中国软实力的增强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必然要求第73-82页
     ·多极化趋势使软实力建设愈发受到各国政府重视第73-75页
     ·人类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使软实力作用在增强第75-78页
     ·世界文明的碰撞冲突昭示软实力的魅力与价值第78-80页
     ·后冷战时代的大国博弈为软实力发挥作用提供更多场地第80-82页
   ·软实力建构是应对国家安全诸多挑战的必然要求第82-91页
     ·强权政治的手段和途径不断增多第83-84页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第84-85页
     ·传统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第85-88页
     ·军事安全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第88-89页
     ·科技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第89-91页
   ·软实力资源的培育要以和谐社会的发展为基础第91-103页
     ·综合国力的提升为软实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91-97页
     ·科学发展与软实力宗旨若合符契第97-99页
     ·当前面临困难和问题第99-103页
第3章 中国软实力建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103-119页
   ·指导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第103-109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的形成过程第103-107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的内涵与特征第107-109页
   ·软实力建构的基本原则第109-111页
     ·坚持以政治资源软实力为核心的原则第109-110页
     ·坚持软实力与硬实力平衡发展原则第110页
     ·坚持资源培育和对外运作并重的原则第110-111页
   ·软实力构建的基本要求第111-119页
     ·以人为本、古为今用第111-113页
     ·优势互补、为我所用第113-114页
     ·立足创新、敢为人先第114-116页
     ·平等互利、有所作为第116-119页
第4章 中国软实力建构的资源要素与功能定位第119-141页
   ·政治资源软实力:枢纽与核心第120-126页
   ·经济资源软实力:筋骨与臂膀第126-129页
   ·文化资源软实力:血脉与灵魂第129-133页
   ·科技资源软实力:助推与动力第133-137页
   ·军事资源软实力:鸽子与盾牌第137-141页
第5章 中国软实力建构的途径第141-179页
   ·中国软实力资源的培育和塑造第141-162页
     ·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第141-147页
     ·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第147-151页
     ·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第151-158页
     ·致力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继续提升第158-162页
   ·中国软实力的传播和运用第162-179页
     ·中国模式及其示范效应第162-167页
     ·公共外交及其协调能力第167-169页
     ·国家安全及其维护空间第169-175页
     ·睦邻战略及其互利共赢第175-179页
结语第179-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7页
致谢第197-1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99页

论文共1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
下一篇:促进平等,追求卓越--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基础教育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