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宋人杜诗体裁艺术论 | 第14-35页 |
第一节 杜诗古体论 | 第14-22页 |
第二节 杜诗近体论 | 第22-29页 |
第三节 杜诗拗律论 | 第29-35页 |
第二章 宋人杜诗章法句法论 | 第35-50页 |
第一节 杜诗章法论 | 第35-40页 |
第二节 杜诗句法论 | 第40-50页 |
第三章 宋人杜诗炼字论 | 第50-65页 |
第一节 "诗眼"与"响字" | 第51-55页 |
第二节 杜诗实字、虚字论 | 第55-60页 |
第三节 杜诗叠字、俗字论 | 第60-65页 |
第四章 宋人杜诗对仗论 | 第65-77页 |
第一节 杜诗借对论 | 第68-71页 |
第二节 杜诗流水对、当句对、扇对论 | 第71-73页 |
第三节 杜诗轻重对、偏枯对论 | 第73-77页 |
第五章 宋人杜诗用典论 | 第77-103页 |
第一节 宋人重用典的时代文化背景 | 第77-82页 |
第二节 杜诗事典论 | 第82-85页 |
第三节 杜诗语典论 | 第85-96页 |
第四节 杜诗活用典故论 | 第96-99页 |
第五节 宋代杜诗用典悖论 | 第99-103页 |
第六章 宋人杜诗风格论 | 第103-120页 |
第一节 "沉郁顿挫"论 | 第103-114页 |
第二节 多样化风格论 | 第114-120页 |
第七章 宋人杜诗艺术渊源论 | 第120-141页 |
第一节 "集大成"说 | 第120-123页 |
第二节 宪章汉魏,取材六朝 | 第123-135页 |
第三节 贵古厚今,取法同代 | 第135-141页 |
第八章 宋人学杜论 | 第141-188页 |
第一节 宋人学杜概说 | 第141-146页 |
第二节 宋人学杜方式论 | 第146-173页 |
第三节 集句诗与隐括词 | 第173-188页 |
第九章 宋人杜诗艺术成就论 | 第188-204页 |
第一节 "诗圣"说 | 第188-194页 |
第二节 杜诗艺术成就比较论 | 第194-204页 |
结语 | 第204-206页 |
参考文献 | 第206-215页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215-216页 |
致谢 | 第2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