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4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 前言 | 第15-20页 |
| 第一章 葡糖杆菌H24转录组分析 | 第20-35页 |
| 1 材料 | 第20页 |
| ·菌株 | 第20页 |
| ·培养基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 2 方法 | 第20-21页 |
| ·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样品的制备 | 第20-21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21-34页 |
| ·表达差异分析 | 第21-24页 |
| ·差异基因GO注释 | 第24-25页 |
| ·差异基因KEGG注释 | 第25-26页 |
| ·差异基因表达模式聚类 | 第26-28页 |
| ·GO功能富集分析 | 第28-30页 |
| ·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第30-32页 |
| ·山梨醇代谢相关基因分析 | 第32-34页 |
| ·葡糖杆菌山梨醇代谢途径图谱绘制 | 第34页 |
| 4 讨论 | 第34-35页 |
| 第二章 葡糖杆菌H24山梨醇代谢相关基因敲除 | 第35-53页 |
| 第一节 葡糖杆菌敲除体系的建立 | 第35-43页 |
| 1 材料 | 第36-38页 |
| 2 方法 | 第38-40页 |
| 3 结果 | 第40-43页 |
| 4 讨论 | 第43页 |
| 第二节 葡糖杆菌H24Δupp缺陷株的回补 | 第43-47页 |
| 1 材料 | 第44页 |
| 2 方法 | 第44-45页 |
| 3 结果 | 第45-46页 |
| 4 讨论 | 第46-47页 |
| 第三节 山梨糖还原酶基因sr3敲除 | 第47-53页 |
| 1 材料 | 第47-48页 |
| 2 方法 | 第48-49页 |
| 3 结果 | 第49-52页 |
| 4 讨论 | 第52-53页 |
| 第三章 葡糖杆菌酮古龙酸还原酶研究 | 第53-62页 |
| 1 材料 | 第53-55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53页 |
| ·培养基 | 第53页 |
| ·工具酶及试剂盒 | 第53页 |
| ·主要试剂 | 第53-54页 |
| ·主要溶液 | 第54页 |
| ·主要仪器 | 第54页 |
| ·引物 | 第54-55页 |
| 2 方法 | 第55-57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55页 |
|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第55页 |
| ·PCR片段和载体双酶切 | 第55-56页 |
| ·连接体系 | 第56页 |
|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及阳性克隆子的鉴定 | 第56页 |
| ·HADH1、HADH2蛋白的表达产物分析 | 第56页 |
| ·薄层层析法检测HADH1、HADH2的体内转化活性 | 第56-57页 |
| ·HADH的体外NADH测活法 | 第57页 |
| 3 结果 | 第57-60页 |
| ·酮古龙酸还原酶的的PCR扩增 | 第57-58页 |
| ·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酶切鉴定 | 第58-59页 |
| ·酮古龙酸还原酶的的表达及SDS-PAGE分析 | 第59页 |
| ·薄层层析法检测HADH1、HADH2的体内转化活性 | 第59-60页 |
| ·HADH体外NADH测活 | 第60页 |
| 4 讨论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酮古龙酸菌山梨糖脱氢酶研究 | 第62-73页 |
| 1 材料 | 第62-64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62-63页 |
| ·培养基 | 第63页 |
| ·工具酶及试剂盒 | 第63页 |
| ·主要试剂 | 第63页 |
| ·主要溶液 | 第63-64页 |
| ·主要仪器 | 第64页 |
| ·引物 | 第64页 |
| 2 方法 | 第64-67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4-65页 |
|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第65页 |
| ·PCR片段和载体酶切 | 第65-66页 |
| ·连接体系 | 第66页 |
| ·连接产物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及转化子鉴定 | 第66页 |
| ·电转构建成功的质粒到MP688中 | 第66-67页 |
| ·NBT法检测SDH活性 | 第67页 |
| ·DCIP法检测SDH活性 | 第67页 |
| 3 结果 | 第67-72页 |
| ·目的片段PCR扩增 | 第67-68页 |
| ·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68-70页 |
| ·SDH蛋白的表达及SDS-PAGE分析 | 第70-71页 |
| ·NBT法检测的SDH在大肠杆菌和MP688中的活性 | 第71页 |
| ·DCIP法检测的SDH在大肠杆菌和MP688中的活性 | 第71-72页 |
| 4 讨论 | 第72-73页 |
| 第五章 酮古龙酸菌山梨糖脱氢酶催化位点研究 | 第73-83页 |
| 1 材料 | 第73-76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73-74页 |
| ·培养基 | 第74页 |
| ·主要试剂 | 第74页 |
| ·工具酶和试剂盒 | 第74页 |
| ·主要溶液 | 第74-75页 |
| ·主要仪器 | 第75页 |
| ·引物 | 第75-76页 |
| 2 方法 | 第76-79页 |
| ·pET30-SDH载体的扩增与鉴定 | 第76页 |
| ·sdh基因定点突变 | 第76页 |
| ·扩增产物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及转化子鉴定 | 第76页 |
| ·突变体的表达 | 第76-77页 |
| ·SDH及突变体纯化 | 第77页 |
| ·SDH的BCA蛋白定量 | 第77-78页 |
| ·Native-PAGE法检测SDH及突变体纯化蛋白活性 | 第78页 |
| ·NBT法检测SDH及突变体纯化蛋白活性 | 第78-79页 |
| ·DCIP法检测SDH及突变体纯化蛋白活性 | 第79页 |
| 3 结果 | 第79-82页 |
| ·sdh基因定点突变 | 第79页 |
| ·SDH及突变体的表达及SDS-PAGE分析 | 第79-80页 |
| ·SDH及SDH突变体的纯化 | 第80-81页 |
| ·SDH及SDH突变体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活性染色 | 第81页 |
| ·SDH及SDH突变体的NBT活性染色 | 第81-82页 |
| ·DCIP法测活 | 第82页 |
| 4. 讨论 | 第82-83页 |
| 总结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发表文章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