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提出问题 | 第10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6-18页 |
| 2 可达性及其研究方法 | 第18-28页 |
| ·可达性定义 | 第18-19页 |
| ·可达性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 ·距离法 | 第19-20页 |
| ·累积机会法 | 第20-21页 |
| ·重力度量法 | 第21-22页 |
| ·时空法 | 第22-23页 |
| ·拓扑度量法 | 第23-24页 |
| ·可达性方法的比选研究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3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可达性评价体系构建 | 第28-44页 |
| ·空间句法概述 | 第28-30页 |
| ·空间句法构形及其分析方法 | 第30-37页 |
| ·空间分割方法 | 第30-33页 |
| ·构形的描述 | 第33-37页 |
| ·可达性评价体系构建依据 | 第37-39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资料获取及数据处理 | 第39-41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资料及来源 | 第39-40页 |
| ·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 ·可达性评价体系 | 第41-43页 |
| ·主要参数 | 第41-42页 |
| ·评价因子与标准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实证研究 | 第44-78页 |
| ·郑州市城市形态规划分析 | 第44-47页 |
|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 第44-45页 |
|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 | 第45-46页 |
| ·远景发展设想 | 第46-47页 |
| ·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分析 | 第47-54页 |
| ·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资料及来源 | 第47-48页 |
| ·近期建设规划线网 | 第48-49页 |
| ·远景规划线网 | 第49-54页 |
| ·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图构建 | 第54页 |
| ·可达性分析及评价 | 第54-70页 |
| ·近期建设规划线网可达性评价 | 第54-61页 |
| ·远景规划线网可达性评价 | 第61-65页 |
| ·两版规划图可达性指标分析对比 | 第65-70页 |
| ·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优化及评价 | 第70-77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影响因素及原则 | 第70-71页 |
| ·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优化 | 第71-73页 |
| ·线网结构优化可达性评价 | 第73-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5 结论及展望 | 第78-80页 |
|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附录A | 第84-85页 |
| 附录B | 第85-88页 |
| 附录C | 第88-92页 |
| 作者简历 | 第92-9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