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民族自治地方人事管理自治研究--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导论第14-32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21页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第21-26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6-28页
 四、主要内容及创新第28-32页
第一章 民族自治地方人事管理自治的基本理论第32-50页
 第一节 人事管理自治权概述第32-40页
  一、人事管理自治权的法律依据第32-34页
  二、人事管理自治权的内涵第34-35页
  三、人事管理自治权的特征第35-38页
  四、人事管理自治权的行使原则第38-40页
 第二节 人事管理自治的核心环节第40-43页
  一、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第40-41页
  二、优先招录自治第41-42页
  三、人才培养自治第42-43页
  四、人才使用自治第43页
 第三节 人事管理自治的价值分析第43-46页
  一、人事管理自治是加快少数民族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第44页
  二、人事管理自治是实施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第44-45页
  三、人事管理自治是民族自治地方各项建设事业顺利推进的基础第45页
  四、人事管理自治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第45-46页
 第四节 人事管理自治的限制因素第46-50页
  一、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较差第46-47页
  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第47页
  三、对民族人才成长的特殊规律认识不足第47-48页
  四、人才竞争机制带来巨大挑战第48-50页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第50-78页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制度安排第50-58页
  一、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由来和发展第50-53页
  二、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含义第53-54页
  三、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必要性第54-56页
  四、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制度设计第56-58页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历程及成效第58-66页
  一、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发展历程第58-61页
  二、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主要成效第61-66页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存在的问题第66-70页
  一、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仍显不足第66-67页
  二、自治机关民族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第67-68页
  三、自治机关民族干部素质有待提高第68-69页
  四、潜在的族群意识与国家认同的张力第69页
  五、对民族干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第69-70页
 第四节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对策第70-78页
  一、进一步提高对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认识第70-71页
  二、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第71-74页
  三、完善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具体措施第74-78页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第78-95页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的制度安排第78-82页
  一、高校招生对少数民族考生政策倾斜第78-79页
  二、公务员招录对少数民族实行照顾第79-80页
  三、企事业单位招收人员时少数民族优先第80-81页
  四、民族干部选拔专项照顾政策第81-82页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的成效第82-88页
  一、高校招生民族政策倾斜的成效第82-84页
  二、公务员招录的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成效第84-86页
  三、企事业单位招收人员时少数民族优先政策的成效第86-87页
  四、民族干部选拔专项照顾政策的成效第87-88页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存在的问题第88-91页
  一、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意识不够强第88-89页
  二、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过于简单化第89页
  三、公务员制度实施带来的“入口难”第89-90页
  四、企事业单位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缺乏制度保障第90-91页
 第四节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优先招录自治的对策第91-95页
  一、增强自治机关优先招录自治的意识第91-92页
  二、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第92-93页
  三、在民族自治地方有所变通地实施公务员制度第93页
  四、完善优先招录自治的法制保障第93-95页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第95-132页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的制度安排第95-99页
  一、扶持民族教育自主发展第95-96页
  二、给予更灵活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第96-97页
  三、多措施扶持当地人才培训第97-98页
  四、选调少数民族干部挂职培养第98-99页
  五、干部双向交流培养机制第99页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的成效第99-105页
  一、民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第100-101页
  二、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完善第101-102页
  三、人才培训机制不断健全第102-104页
  四、挂职培养规模逐年扩大第104-105页
  五、干部交流力度不断加大第105页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存在的问题第105-115页
  一、民族教育相对落后第106-108页
  二、人才引进困难重重第108-110页
  三、人才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第110-112页
  四、挂职干部选派管理不够规范第112-114页
  五、交流制度不够健全第114-115页
 第四节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培养自治的对策第115-132页
  一、内外结合促进民族教育整体发展第115-119页
  二、扬长避短灵活引进人才第119-123页
  三、健全完善人才培训长效机制第123-126页
  四、规范挂职干部的选派和管理第126-129页
  五、拓展思路提高干部交流制度执行力第129-132页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第132-162页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的依据及重点任务第132-136页
  一、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的依据第132-133页
  二、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的重点任务第133-136页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的成效第136-143页
  一、人才发展环境有所优化第136-137页
  二、人才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升第137-138页
  三、人才考评机制初步建立第138-140页
  四、人才激励机制初见成效第140-142页
  五、人才保障措施不断完善第142-143页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存在的问题第143-151页
  一、环境欠佳限制了人才才智的发挥第143-144页
  二、人才公共服务深层问题逐渐凸显第144-146页
  三、缺乏分类科学的差异化人才考评机制第146-148页
  四、人才激励形式单一且执行不力第148-150页
  五、人才保障立法滞后并面临资金瓶颈第150-151页
 第四节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人才使用自治的对策第151-162页
  一、优化发展环境激活人才活力第151-154页
  二、加强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第154-156页
  三、健全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才评价机制第156-158页
  四、改革优化人才激励机制第158-160页
  五、健全人才社会保障和法律保护机制第160-162页
结语第162-16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66-176页
致谢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竞合关系研究
下一篇:烟草垄断下的云南烟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