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9的电力谐波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3页 |
| ·谐波检测的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谐波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嵌入式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3页 |
|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 2 谐波分析算法理论与仿真 | 第15-35页 |
| ·谐波的基本概念和参数指标 | 第15-16页 |
|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谐波检测方法 | 第16-22页 |
| ·连续傅里叶变换 | 第16-18页 |
| ·离散傅里叶变换 | 第18-20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20-22页 |
| ·基于小波变换的谐波检测方法 | 第22-25页 |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3-24页 |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4-25页 |
| ·小波变换和 FFT 结合的谐波检测方法 | 第25-27页 |
| ·小波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的比较 | 第25-26页 |
| ·小波变换和 FFT 相结合的谐波检测方法 | 第26-27页 |
| ·Matlab 仿真实验 | 第27-34页 |
| ·FFT 分析实验 | 第27-29页 |
| ·小波变换分析实验 | 第29-30页 |
| ·小波变换和 FFT 结合实验 | 第30-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3 谐波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35-37页 |
| ·系统总体架构的需求分析 | 第35页 |
| ·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 | 第35页 |
|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4 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37-51页 |
| ·硬件设计的准则 | 第37页 |
|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37-42页 |
| ·互感器的选择 | 第38页 |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38-41页 |
| ·硬件同步采样电路 | 第41-42页 |
| ·A/D 转换电路 | 第42页 |
| ·谐波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第42-47页 |
| ·ARM 概述 | 第42-43页 |
| ·S3C2440 处理器特点 | 第43-44页 |
| ·MiNi2440 开发平台 | 第44-45页 |
| ·FLASH 接口电路 | 第45-46页 |
| ·SDRAM 接口电路 | 第46-47页 |
|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第47-50页 |
| ·LCD 和触摸屏电路设计 | 第47-48页 |
| ·通信接口电路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5 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1-66页 |
| ·嵌入式 Linux 系统的构建 | 第51-56页 |
| ·嵌入式 Linux 开发环境建立 | 第51-53页 |
| ·Bootloader 移植 | 第53页 |
| ·Linux 内核移植与编译 | 第53-55页 |
| ·构建根文件系统 | 第55-56页 |
| ·Linux 设备驱动设计 | 第56-60页 |
| ·LCD 驱动设计 | 第56-58页 |
| ·AD 设备驱动设计 | 第58-60页 |
| ·谐波检测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 第60-63页 |
| ·主程序设计 | 第60-62页 |
| ·采样程序设计 | 第62页 |
| ·数据分析与显示程序设计 | 第62-63页 |
| ·系统调试与实验结果 | 第63-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总结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