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双曲拱桥的产生、发展及使用现状 | 第10-12页 |
·双曲拱桥的产生 | 第10-11页 |
·双曲拱桥的发展 | 第11页 |
·双曲拱桥的使用现状 | 第11-12页 |
·双曲拱桥的加固改造方法 | 第12-19页 |
·粘贴钢板加固法 | 第12-13页 |
·增大截面加固法 | 第13-15页 |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第15-17页 |
·改造拱上建筑加固法 | 第17-19页 |
·本文工程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双曲拱桥的受力性能 | 第21-25页 |
·双曲拱桥的构造特性 | 第21页 |
·双曲拱桥的受力性能 | 第21-23页 |
·双曲拱的结构力学模型 | 第21-22页 |
·双曲拱桥的受力性能 | 第22-23页 |
·双曲拱桥的结构与构造的薄弱环节 | 第23-24页 |
·主拱圈的整体性和可组合性之间的矛盾 | 第23页 |
·拱肋横向连接强度的不均匀性和拱波对桥横向强度要求的一致性之间的矛盾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双曲拱桥的常见病害及原因分析 | 第25-35页 |
·拱上建筑病害 | 第25-27页 |
·腹拱病害 | 第25-26页 |
·侧墙病害 | 第26-27页 |
·桥面系病害 | 第27页 |
·主拱圈的常见病害 | 第27-29页 |
·波顶纵缝 | 第27-28页 |
·径向缝 | 第28页 |
·环向缝 | 第28-29页 |
·横向联系病害 | 第29页 |
·墩台及基础的常见病害 | 第29-31页 |
·桥梁墩台身的病害 | 第30-31页 |
·桥梁基础的病害 | 第31页 |
·双曲拱桥的常见病害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双曲拱桥结构本身的先天不足 | 第31页 |
·设计缺陷 | 第31-33页 |
·施工原因 | 第33-34页 |
·使用因素 | 第34页 |
·其他原因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X387 线新桩桥外观检查与安全评估 | 第35-45页 |
·实例桥梁的检测 | 第35-42页 |
·检测目的 | 第35页 |
·检测方法及内容 | 第35-36页 |
·检查结果 | 第36-42页 |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 第42-44页 |
·桥梁各部件缺损状况评定方法 | 第42-43页 |
·技术状况评定 | 第43-44页 |
·全桥综合分析、评定及建议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X387 线新桩桥的加固设计 | 第45-70页 |
·加固改造设计方案的提出 | 第45页 |
·病害原因分析 | 第45页 |
·设计方案的提出 | 第45页 |
·设计分析计算及加固图纸 | 第45-63页 |
·设计标准 | 第45-46页 |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 第46页 |
·结构设计 | 第46-59页 |
·桥梁结构静力计算 | 第59-63页 |
·施工顺序及施工注意事项 | 第63-64页 |
·施工顺序 | 第63页 |
·施工注意事项 | 第63-64页 |
·加固效果评估 | 第64-69页 |
·外观质量检测结果 | 第64-68页 |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