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5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一) 时代的新需要 | 第11页 |
| (二) 课程和教材改革的新要求 | 第11-12页 |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四 本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 一 初中英语教材的概述 | 第15-21页 |
| (一) 教材的定义 | 第15页 |
| (二) 教材的功能与作用 | 第15-17页 |
| (三) 英语教材的特点 | 第17-18页 |
| (四) 初中英语教材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8-21页 |
| 二 课程目标概述 | 第21-28页 |
| (一) 课程目标 | 第21-22页 |
| (二) 课程目标的表征 | 第22-25页 |
| (三) 教材与课程目标 | 第25-28页 |
| 第二章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程目标表征 | 第28-36页 |
| 一 初中英语课程目标结构 | 第28-30页 |
| (一) 初中英语课程目标的纵向结构 | 第28-29页 |
| (二) 初中英语课程目标的横向结构 | 第29-30页 |
| 二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程目标意义 | 第30-31页 |
| 三 初中英语教材中显性课程目标表征分析 | 第31-33页 |
| (一) 语言技能 | 第32页 |
| (二) 语言知识 | 第32-33页 |
| (三) 学习策略 | 第33页 |
| 四 初中英语教材中隐性课程目标表征分析 | 第33-36页 |
| (一) 情感态度 | 第33-34页 |
| (二) 文化意识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的课程目标表征分析 | 第36-50页 |
| 一 《新目标》英语教材语言技能维度 | 第36-42页 |
| (一) 听 | 第38-39页 |
| (二) 说 | 第39-40页 |
| (三) 读 | 第40-41页 |
| (四) 写 | 第41-42页 |
| 二 《新目标》英语教材语言知识维度 | 第42-46页 |
| (一) 语音 | 第43页 |
| (二) 词汇 | 第43-45页 |
| (三) 语法 | 第45-46页 |
| (四) 功能 | 第46页 |
| (五) 话题 | 第46页 |
| 三 《新目标》英语教材情感态度维度 | 第46-47页 |
| 四 《新目标》英语教材学习策略维度 | 第47-48页 |
| 五 《新目标》英语教材文化意识维度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新目标》中课程目标表征实效性调查与分析 | 第50-82页 |
| 一 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 第50-51页 |
| (一) 调查对象 | 第50页 |
| (二) 调查内容 | 第50-51页 |
| (三) 调查方法 | 第51页 |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51-82页 |
| (一) 教师调查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51-67页 |
| (二) 学生调查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67-82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82-90页 |
| 一 研究结论 | 第82-85页 |
| (一)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程目标表征力度有待加强 | 第82-83页 |
| (二) 初中英语教材编排体例有待完善 | 第83-84页 |
| (三) 教师的教材观有待进一步改进 | 第84-85页 |
| (四) 学生应该对教材的使用具有话语权 | 第85页 |
| 二 研究建议 | 第85-88页 |
| (一) 对教材进行修订,使之更好的体现课程目标要求 | 第85-86页 |
| (二) 改变教师的传统教材观和教学行为 | 第86-87页 |
| (三) 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二次开发与优化整合的专业能力 | 第87页 |
| (四) 学生利用教材资源的建议 | 第87-88页 |
| 三 研究展望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 附录 | 第94-100页 |
| 附录一: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94-97页 |
| 附录二: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97-10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附件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