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无稿播音的内涵意义 | 第13-25页 |
第一节 “播音(员)”与“主持(人)” | 第13-17页 |
一、“播音”的概念阐释 | 第13-15页 |
二、“主持”的概念阐释 | 第15页 |
三、“播音”与“主持”的辩证关系 | 第15页 |
四、“播音员”与“主持人”的界定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有稿播音”与“无稿播音” | 第17-21页 |
一、播音的表达依据——文字讯息与生活讯息 | 第18页 |
二、文字讯息派生的有稿播音 | 第18-19页 |
三、生活讯息派生的“无稿播音” | 第19页 |
四、“有稿播音”与“无稿播音”的发展流变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无稿播音”的内涵所在 | 第21-25页 |
一、语体概说 | 第21-22页 |
二、口语语体概说 | 第22-23页 |
三、口语语体——主持人无稿播音的核心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当下主持人无稿播音存在的问题 | 第25-36页 |
第一节 “有稿播音”桎梏下的“失语”“字儿话” | 第25-30页 |
一、稿件依赖下主持人的“失语” | 第25-28页 |
二、文字习惯下主持人的“字儿话” | 第28-30页 |
第二节 “无稿播音”误解下的“乱语”“废话” | 第30-36页 |
一、无稿播音失范的“乱语” | 第30-31页 |
二、无稿播音失效的“废话” | 第31-36页 |
第三章 主持人无稿播音的应有之道 | 第36-54页 |
第一节 策略提出的理论依据 | 第36-39页 |
一、语境语体关系理论 | 第36-38页 |
二、语境“六何说” | 第38-39页 |
三、主持人无稿播音的语境制约 | 第39页 |
第二节 广播电视“何时”语境——“实用为先”策略 | 第39-44页 |
一、突出的时效要求 | 第40-41页 |
二、“实用为先”的口语语体 | 第41-44页 |
第三节 广播电视“何人”语境——“低度抽象”策略 | 第44-49页 |
一、复杂的受众群体 | 第45-46页 |
二、“低度抽象”的口语语体 | 第46-49页 |
第四节 广播电视“何如”语境——“适度冗余”策略 | 第49-54页 |
一、线性的传播方式 | 第49-50页 |
二、“适度冗余”的口语语体 | 第50-54页 |
第四章 无稿播音策略在不同节目中的应用 | 第54-77页 |
第一节 新闻节目主持人无稿播音策略的应用 | 第54-62页 |
一、新闻节目目的与特征分析 | 第54-55页 |
二、“消极修辞”——新闻节目主持人“实用为先”策略的应用 | 第55-57页 |
三、“以事代理”——新闻节目主持人“低度抽象”策略的应用 | 第57-60页 |
四、“低度冗余”——新闻节目主持人“适度冗余”策略的应用 | 第60-62页 |
第二节 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无稿播音策略的应用 | 第62-72页 |
一、综艺娱乐节目目的与特征分析 | 第63-64页 |
二、“以信息造娱乐”——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实用为先”策略的应用 | 第64-67页 |
三、“通俗不低俗”——综艺娱乐主持人“低度抽象”策略的应用 | 第67-70页 |
四、“高度冗余”——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适度冗余”策略的应用 | 第70-72页 |
第三节 生活服务节目主持人无稿播音策略的应用 | 第72-77页 |
一、生活服务节目目的与特征分析 | 第72-73页 |
二、“时空词汇”——生活服务节目主持人“实用为先”策略的应用 | 第73-75页 |
三、“感官直述”——生活服务节目主持人“低度抽象”策略的应用 | 第75-76页 |
四、“中度冗余”——生活服务节目主持人“适度冗余”策略的应用 | 第76-77页 |
结语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