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绪论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三)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初中生数学意识概述 | 第13-22页 |
(一) 初中生数学意识的涵义 | 第13-15页 |
(二) 初中生数学意识的构成 | 第15-18页 |
1. 数感 | 第15-16页 |
2. 符号感 | 第16页 |
3. 空间观念 | 第16-17页 |
4. 统计观念 | 第17页 |
5. 应用意识 | 第17-18页 |
(三) 初中生数学意识的特点 | 第18页 |
1. 自觉性 | 第18页 |
2. 能动性 | 第18页 |
3. 发展性 | 第18页 |
(四) 培养初中生数学意识的原则 | 第18-20页 |
1. 应注重初中生数学智力与心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第18-19页 |
2. 应注重初中生数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 第19页 |
3. 应注重初中生数学收敛思维训练与发散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 第19-20页 |
4. 应注重初中生数学教学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 第20页 |
(五) 培养初中生数学意识的意义 | 第20-22页 |
1. 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 第20-21页 |
2. 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 第21页 |
3. 学生数学意识养成是时代赋予数学教育的新课题 | 第21-22页 |
三、初中生数学意识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一) 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数学意识褪化 | 第22-23页 |
(二) 教学目的过于笼统、宽泛,培养数学意识的依据不足 | 第23页 |
(三) 课程管理刚性太强,对学生数学意识培养关注不够 | 第23-24页 |
(四) 教师缺乏能动性,激发学生数学意识过程受阻 | 第24-25页 |
四、初中生数学意识的培养途径 | 第25-33页 |
(一)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是激发学生数学意识的重要手段 | 第25-26页 |
(二) 构建建构主义框架下的数学意识培养 | 第26-28页 |
(三) 注重学生"问题解决"数学意识的培养 | 第28-31页 |
(四) 以学生参与为基础,积极唤醒学生数学意识 | 第31-33页 |
五、初中生数学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案实践探索 | 第33-36页 |
(一) 教学目标 | 第33页 |
(二) 教学重难点 | 第33页 |
(三) 教法与学法 | 第33-34页 |
(四) 教学过程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