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各种滩险的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 ·浅滩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险滩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急滩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复杂滩险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数学模型概况 | 第17-19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工作的内容、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 ·研究工作的内容 | 第20-21页 |
|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第21页 |
| ·研究工作的章节安排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22-30页 |
|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26-28页 |
| ·验证所采用的资料 | 第26页 |
| ·河段糙率的确定 | 第26-27页 |
| ·计算区域的选取及网格的生成 | 第27页 |
| ·水位验证 | 第27页 |
| ·流速验证 | 第27-28页 |
| ·浮标流向验证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特殊边界处理技术研究 | 第30-48页 |
| ·景洪电站分散泄流的模拟 | 第30-40页 |
| ·电站布置 | 第30-31页 |
| ·电站分散泄流的工况 | 第31-32页 |
| ·流场一致的判别标准 | 第32-37页 |
| ·分散泄流的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 ·沿程距 与流量的关系拟合 | 第39-40页 |
| ·带孔导航墙复杂边界条件的处理技术 | 第40-45页 |
| ·引航道的布置情况 | 第40-41页 |
| ·研究任务 | 第41页 |
| ·模拟方法 | 第41-45页 |
| ·计算模拟工况 | 第45-46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滩险概况及滩性分析 | 第48-58页 |
| ·滩段概况 | 第48-49页 |
| ·水文泥沙概况 | 第49-51页 |
| ·景洪水文站水文泥沙概况 | 第49-50页 |
| ·景洪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 | 第50-51页 |
| ·设计流量 | 第51页 |
| ·设计水面线 | 第51-52页 |
| ·设计工况 | 第52页 |
| ·滩性分析 | 第52-56页 |
| ·断面系数 | 第52-53页 |
| ·航道尺度 | 第53-54页 |
| ·消滩判数 | 第54-56页 |
| ·主要碍航因素及碍航滩点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急滩整治措施研究 | 第58-82页 |
| ·滩段整治工程 | 第58页 |
| ·整治原则 | 第58页 |
| ·整治参数 | 第58页 |
| ·扩大泄水断面解决方案 (方案Ⅰ) | 第58-74页 |
| ·整治目的 | 第58页 |
| ·整治方案的工程布置(方案Ⅰ-1、方案Ⅰ-2、方案Ⅰ-3) | 第58-59页 |
| ·方案Ⅰ-1 的整治效果分析 | 第59-60页 |
| ·方案Ⅰ-2 的整治效果分析 | 第60-62页 |
| ·方案Ⅰ-3 的整治效果分析 | 第62-63页 |
| ·整治方案的工程布置(方案Ⅰ-4) | 第63-64页 |
| ·方案Ⅰ-4 的整治效果分析 | 第64-65页 |
| ·整治方案的工程布置(方案Ⅰ-5) | 第65-66页 |
| ·方案Ⅰ-5 的整治效果分析 | 第66-67页 |
| ·整治方案的工程布置(方案Ⅰ-6) | 第67-68页 |
| ·方案Ⅰ-6 的整治效果分析 | 第68-69页 |
| ·整治方案的工程布置(方案Ⅰ-7) | 第69页 |
| ·方案Ⅰ-7 的整治效果分析 | 第69-71页 |
| ·扩大泄水断面方案小结分析 | 第71-74页 |
| ·筑坝分流解决方案 (方案Ⅰ) | 第74-81页 |
| ·整治目的 | 第74-75页 |
| ·整治方案的工程布置(方案Ⅰ-8、方案Ⅰ-9) | 第75页 |
| ·方案Ⅰ-8 的整治效果分析 | 第75-77页 |
| ·方案Ⅰ-9 的整治效果分析 | 第77-78页 |
| ·整治方案的工程布置(方案Ⅰ-10) | 第78页 |
| ·方案Ⅰ-10 的整治效果分析 | 第78-80页 |
| ·筑坝分流方案小结分析 | 第80-81页 |
| ·整治方案的综合比较 | 第81-82页 |
| 第六章 滩险综合整治措施研究 | 第82-93页 |
| ·滩段整治工程 | 第82页 |
| ·整治原则 | 第82页 |
| ·整治标准 | 第82页 |
| ·航道尺度解决方案(方案Ⅱ) | 第82-84页 |
| ·设计航槽的布置 | 第82页 |
| ·开挖尺度 | 第82页 |
| ·整治目的 | 第82页 |
| ·整治方案的工程布置(方案Ⅱ) | 第82-83页 |
| ·整治方案的效果分析 | 第83-84页 |
| ·流态改善方案(方案Ⅲ) | 第84-92页 |
| ·整治目的 | 第84-85页 |
| ·整治方案的工程布置 | 第85-87页 |
| ·整治方案的效果分析 | 第87-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4页 |
| ·结论 | 第93页 |
| ·展望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8页 |
| 一、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页 |
| 二、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