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2页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第13页 |
四、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葛兰西政治哲学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一、 葛兰西政治哲学理论的形成 | 第15-20页 |
(一) 葛兰西政治哲学的社会背景 | 第15-17页 |
(二) 《狱中札记》的成书 | 第17-20页 |
二、 葛兰西政治哲学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一) 历史唯物主义对葛兰西哲学理论的影响 | 第20-21页 |
(二) 列宁革命理论对葛兰西政治思想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三) 克罗齐历史观对葛兰西历史理论的影响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葛兰西政治哲学理论基本内容研究 | 第24-36页 |
一、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研究 | 第24-28页 |
(一) 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片面性的超越 | 第24-26页 |
(二)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实质——实践一元论 | 第26页 |
(三)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总原则——绝对历史主义 | 第26-28页 |
二、 葛兰西的政党思想 | 第28-32页 |
(一) 政党的性质 | 第28-29页 |
(二) 政党的特征 | 第29-30页 |
(三) 政党的职能 | 第30-32页 |
三、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 第32-36页 |
(一)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 | 第32-33页 |
(二) 阵地战理论:文化领导权的实现方式 | 第33-34页 |
(三) 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葛兰西政治哲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36-43页 |
一、 葛兰西政党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36-39页 |
(一) 扩大群众基础 | 第36-37页 |
(二) 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第37-39页 |
二、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 第39-43页 |
(一) 我国应加强民族文化建设 | 第39-40页 |
(二) 我国应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 第40-43页 |
总结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